韩非子经典语录
1.巧诈不如拙诚
【译文】巧妙而狡诈往往会适得其反,拙朴的诚才能最终赢得人们的信赖。
2.恃人不如自恃也
【译文】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
3.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译文】衣服的袖子长跳起舞来就更好看,本钱多做起买卖就更得心应手。
4.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译文】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
5.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译文】你因为别人的话认为我好,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话认为我不好。
6.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译文】有些事情由于条件限制,可能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好,有些东西一辈子也得不到。
7.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译文】不要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文】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武经七书》之一
姜太公《六韬》经典语录
1.勿以身贵而贱人
【译文】不能因为自己地位高就看不起别人。
2.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译文】圣人将要有所动作时,必定先有愚钝的表情。
3.凡兵之道,莫过乎一
【译文】一般用兵的原则,没有比指挥上的高度统一更重要的了。
4.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译文】一件东西过于坚硬,就容易折断;一件东西张得太大,就容易断裂。
5.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译文】鸷鸟将要搏击的时候,一定是先将翅膀收敛起来,低低地飞行。喻先麻痹敌人,然后再出其不意地打击。
6.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
【译文】正义胜过私欲,国家就能昌盛;私欲胜过正义,国家就会衰亡。
7.勇者不可犯,智者不可乱
【译文】勇者有令人不可干犯的气势,智者有临事镇定、从容不迫的气度。
8.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
【译文】君子乐于实现自己的抱负,平凡人乐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9.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译文】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

《武经七书》之一
《司马穰苴兵法》经典语录
1.既胜若否
【译文】打了胜仗的时候,要像没有打胜仗那样(保持高度戒备)。
2.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译文】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
3.凡胜,三军一人,胜
【译文】凡是胜利,都是由于全军团结得象一个人,才能取得。
4.凡战,以力久,以气胜
【译文】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充足的兵力而能持久,以高昂的士气获得胜利。
5.善终,忻民之善,闭民之恶
【译文】有德行的人启发人民的向善之心,制止人民的不良行为。
6.凡近敌都,必有进路。退,必有反虑
【译文】要迫近对手城都,就一定要先研究好进军的路线。退兵的时候,也一定要事先考虑好后退的路线。
7.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译文】国家再强大,如果好战而不知收敛,国家也必然会灭亡;天下即使安定无事,如果完全忘记战备,那么国家必定有危险。
8.凡从奔勿息,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
【译文】凡是追击逃亡的敌人时,不要停止,敌人如果停滞不前,就要考虑敌人是否有别的企图。
9.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译文】一是广罗人才,二是严肃法纪,三是注重宣传,四是讲求技巧,五是善用火攻,六是习于水战,七是改善兵器,这是七种军国大政。

《武经七书》之一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
【译文】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生民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研究的。
2.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
【译文】用兵作战最贵速胜,不宜久拖。
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篇》
【译文】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多少场仗都不会有危险。
4.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军行篇》
【译文】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
5.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势篇》
【译文】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6.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译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7.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争篇》
【译文】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其决心。
8.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篇》
【译文】正确判断敌情,制定获胜策略,考量地形的险阻、道路的远近,是上将的用兵之道。
9.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
【译文】当置身于死地、绝境之时,士兵才会拼命作战以求得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