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善”是中华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美好品质。待人接物,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追寻理想,强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君子修身,倡导以诚为本,以信立人。正是人们长久以来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它们的难能可贵。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相信,善良是人与生俱来的禀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每个人都是真诚而善良的。面对生活的挫折与世事的艰险,有的人选择带上面具,以假面目示人;有的人包裹起内心,筑起了隔阂的堤坝。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说过:“善良是一种选择。”在经历了坎坷与磨难后,真善美是否还会是你的选择?。

事例一:《老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杨绛夫妇与老王的相遇,很普通。老王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三轮车夫,因为“脑袋慢”“绕不过来”,就连在蹬三轮车的组织中,也是失群落伍的一个。但正是这样落魄不幸的人,心中有着最纯真的善良。杨绛夫妇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遭受了惨痛的磨难与异样的眼光,但老王却没有受歪风邪气的影响,依旧怀着一颗尊重、真诚的心,对待这对有知识有学问的夫妇。
生活的苦难没有磨灭老王心中对真诚与善良的不懈追求。他十分珍惜与杨绛夫妇相识的情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在杨绛的丈夫钱锺书的腿走不动路的时候,老王送他去医院,并且“坚决不肯拿钱”;在去世前一天,将香油和鸡蛋送到了杨绛家里以示谢意。
而杨绛听老王讲述自己的身世、女儿送他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给予了他从未感受到的温情。善良是一种会在人与人之间产生共鸣的情感,老王对杨绛夫妇的友善,又何尝不是因为杨绛一家同样是以赤诚之心对待着老王呢?

三轮车夫老王
事例二:《边城》
船家少女翠翠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与爷爷一老一少依靠着摆渡维持生计。在观看了一场龙舟比赛后,翠翠爱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但命运却时而会开玩笑,傩送的大哥天保也爱上了她,并向爷爷提亲。
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善良而纯粹的,流露着民风的淳朴。爷爷希望翠翠嫁一个好人家,内心既有对贫寒身世的无奈,又有对翠翠美丽善良的骄傲;翠翠对爱情是忠贞的,在确认了自己对傩送的情意后,她向爷爷表示了对天保提亲的拒绝;
天保在得知弟弟与翠翠相互有爱慕之意后,大方地选择退出,以外出闯荡来成全弟弟的幸福。湘西人的心灵,就如同湘西的自然风光那样清澈明净。

湘西风光
事例三:《小狗包弟》
包弟是一只聪慧且通人性的小狗,“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損”,包弟似乎天生就拥有逗人发笑的本领。主人睡觉时房门紧闭,包弟便每天清晨守在房门等主人出来。这样可爱的包弟却遭遇了凄惨的命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小狗的叫唤声有可能为主人招来灾难,因此包弟被送到了医院,成为手术台上的实验品。
巴金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包弟的浓烈情感,“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通过自我忏悔的方式,巴金表达了自己对包弟的愧疚,由此可见包弟对于巴金的意义已远不止一条看门的小狗,而是一位朝夕相处的家人。

巴金
事例四:《项链》
玛蒂尔德是一位美丽且对贵族的豪华生活充满向往的人,但她的丈夫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两个人过着简单普通的生活。在收到教育部长夫人的宴会邀请后,用丈夫攒下的钱做了一件礼服,并向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借来了一串项链。在晚会上,玛蒂尔德出尽了风头。然而,在回家途中,项链却丢失了。
玛蒂尔德无奈之下与丈夫一起买了一条新的项链还给友人,夫妻俩却因负债过上了穷苦的生活,玛蒂尔德甚至变成了因一两个铜币而在菜市场中与人争吵的妇人。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十年。
在这十年的缩衣节食的生活中,玛蒂尔德的容颜不再动人,手指也变得粗糙,却最终得知自己当年丢失的仅是造价低廉的人工钻石项链。倘若玛蒂尔德不因为爱慕虚荣,而是主动向朋友真诚坦白,也许朋友那句惊呼:“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那个项链是假的,至多值500法郎!”会在她容颜凋零之前到来。

电影《项链》
诚信和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当代社会推崇的道德品质,也是难能可贵的做人原则。“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想要营造善良和谐的社会气氛,就必须从个人做起,心存真诚与善意。
杨绛夫妇与老王之间对待彼此的真诚、湘西善良村民间的淳朴情谊、巴金先生对包弟真挚的怀念与忏悔、玛蒂尔德打工十年归还负债这些素材或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或是说理论证,雄辩有力。
杨绛夫妇在与处于社会底层的三轮车夫老王相处时,依然保有最原始的真诚与善良;小狗包弟陪巴金度过了快乐的岁月,在迫于时势将它送到医院作为试验品后,巴金先生以真挚怀念包弟,用善良剖析自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诚与善良是一种选择,是我们需要恪守的美好品质。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抱诚守真,善以为宝,以真诚之心待人,以宽厚之心接物,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处世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