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第一个高尔夫球场,这里曾是西安的“传奇”所在;所以,它也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图片/百度百科
看卫星图,我们会发现沣峪口和太平峪之间有一个“U”型口,亚建高尔夫位于其中。这里,是目前秦岭北麓别墅开发的主要范围。
从公开统计的资料中,在上图35公里长的统计范围的关中环线南北,16个别墅基本上都位于这个区域。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早期主要为城市配套及农家乐。从2000年开始,地产商开始进军秦岭北麓。
这与当时的可开发条件、自然资源和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三个最主要原因:第一,西沣路,是城区直通终南山的唯一主干道;第二,区域浅山、平原和缓坡条件,利于开发。第三,区域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为风景名胜地。
实际上,抛开正式开发的别墅项目外,还有众多“小产权”的别墅。由于整体保护意识低、开发能力不足、规划眼光短浅以及涉及到众多利害关系……这些,是秦岭北麓无序开发、良莠不齐的根本。
从秦岭北麓别墅开发的两大浪潮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岭北麓带来的得与失!
盘点秦岭北麓别墅那些事
城市发展的注脚
2008年3月1日,陕西省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此之后,西安市长安区区域规划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加大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力度,保护和恢复浅山植被,构建西安生态屏障;积极发展农业示范园和休闲观光园,强化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全区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达四亿。真正把长安建设成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的西安生态后花园!”
综合经济、市场和政策各种因素,我们认为秦岭北麓别墅开发,主要有两个大时间节点:
对于如何打好秦岭这张牌,这些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有很多不同的规划思路。©来源/华商报
第一个,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这与当时的经济形势也密切相关:西安与全国及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同频”,地产开发也呈上涨态势。
就在2000-2008年期间,沣峪口周边率先陆续涌现大量别墅,包括:紫薇山庄、麓鸣园、南山庭院、高山流水、提香溪谷、鸿禧山庄、秦岭山水等,占地从百亩到千亩不等;包括洋房、联排、双拼和独栋等,有近万套入市。当时,秦岭北麓的别墅售价在5000-12000元/平米。
但是,经济条件决定人群狭窄度,再加上包括暖气等基础设施不足。大量开发的秦岭北麓别墅,一时面临“供大于求”情况。再加上彼时开发水平较低,有些别墅建成后,被讥讽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年,部分别墅直接建在山脚下;为安全起见,部分别墅修建了“水库”。©图片/公开网络
这其中,秦岭北麓别墅就出现了一起全国负面事件——“山水草堂”,它最早公布占地2000余亩。2001年,该项目立项;2002年起,县、镇政府征地;2006年,正式开工。
后来,这个位于草堂镇的项目被查处,波及面甚广。当时在西安声名赫赫的本土开发商,据传“失联”。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原本规划是“奥体运动旅游主题公园”用地,结果却成了别墅开发。而且,这期间不断被举报、被领导批示,足见当时的“水深”。
第二个节点,是草堂基地的设立和西太路的开通。2009年6月30日,西安“西太路”开工奠基。此前,2009年5月22日,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