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
低发髻的如水温柔
婉约派的超低发髻起源于词曲流行的宋代,宋代女性喜爱的堕马髻、懒梳髻、垂肩髻都是低髻的一种。著名词人柳永在他的《扬州慢》中这样形容宋代妇女的清雅、婉约之美:“乌云堕髻,樱桃小口。”这种自然、慵懒的低髻盘发,到今天依旧是“不用力”地展示性感的标志。
漂亮的低髻一般盘在枕骨以下,可以先扎好一个齐颈的低马尾,然后将马尾向一个方向扭转后向上收拢,不刻意去收拢呈圆弧形打开的部分发梢,而是让低髻呈现一种洒脱之美。
写意派
盘散半随心自在
在唐代的中晚期,因为唐德宗的偏爱,京城长安流行坠马髻,就是把头发挽到头顶上做成一簇大髻,然后使它偏向一侧,形成的半散半盘发式,活泼自然,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出现了这种发式。这种“半挽秀发半随风”的发式,当下受到了更多年轻新娘的垂青。
最简单的盘法,就是将发梢烫卷后扎成长马尾,取马尾的上半截缠绕在扎头发的皮筋上,而让卷曲的发梢自然拖垂下来,可保证后枕部的丰满、有正式感,同时又充满青春活力。也可以将长卷发分成里外两层,里层自然披垂,而外层扎成一束马尾,朝一个方向拧转成8字发髻,犹如为披垂发加上了美丽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