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色度图(中间三角形为NTSC色域)
在CIE-xy色度图中,各种现实设备能够表现的色域范围都能够用RGB三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区域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越大,就表示显示设备的色域范围越大。
但是这个范围对于显示技术而言显得过于庞大,我们通过屏幕显示出来的色彩要比这个小很多。所以在1953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协会(简称NTSC)基于CIE色度图制定了NTSC色域标准,规划了一个100%的色域空间,通过百分比来量化表示色域的大小。
量子点技术的出现让电视色域覆盖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液晶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在色域体现上尤为突出。早期液晶电视的色域覆盖范围只能够达到NTSC标准的40%~50%,之后电视色域覆盖范围不断攀升,目前即使是最为主流的液晶电视,也都能达到70%以上的NTSC覆盖率。
随着广色域技术以及量子点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的NTSC色域覆盖范围已经基本达到了90%以上,有些甚至可以达到140%左右。那色域究竟是如何提升的呢?这个数值与我们的使用又有什么关联性?
广色域实现的路径,这几乎是市面上所有产品的做法
目前市售的电视主要分为两类——液晶与OLED、QLED,OLED的显示原理是自发光,受到电激发后能够直接显示非常纯净的红绿蓝三原色,所以色域覆盖率能够轻松实现较高水平。而目前OLED电视基本上都加入了白色像素点(WRGB),就是为了降低RGBOLED较高的色彩纯度,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画面的亮度。
目前大尺寸OLED都加入了白色像素点
液晶最有效提升色域的方法就是从背光入手,提高背光的纯度,尤其是红绿蓝三个波段。目前液晶最为主流的方法就是更换LED荧光粉的种类,最新的无机荧光粉能够使LED发出的白光在红绿蓝色彩波段拥有较高纯度,并且在亮度上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使用新一代无机荧光粉的高色域电视,NTSC色域值普遍能够达到90%以上,色彩纯度和能效均有显著提高。
液晶电视通过加入荧光粉来提高背光纯度
量子点是目前提升色域最理想的材料,它的发光纯度即高于有机分子又高于无机荧光粉,而且量子点的稳定性与无机荧光粉相当,但加工性能与有机分子相同,所以量子点可以说是兼顾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势。
量子点电视通过纯蓝光源的照射,激发薄膜上的量子点晶体,从而释放纯红光和纯绿光,并与剩余的纯蓝光投射到呈像系统上面,这样所提供的光线极为纯净,远超LED荧光粉发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