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通过以上几个赛事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比赛的夺冠难度大小是由多个方面所决定的,其中会包含以下两点:
- 其一,是参赛运动员的水平与数量,其中包括平均水平与顶尖水平——全锦赛平均水平很高,可一旦国乒核心主力退出的话就含金量大失;世界杯顶尖水平很高,但低水平的运动员也不少,所以才会饱受诟病。
- 其二,是比赛本身所能赋予的荣耀与利益,这会直接影响选手们的重视程度与心理压力——比如奥运会、世乒赛夺冠本身没有奖金,但为国争光就足以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名利,非一般赛事所能比,这时对技术的要求或许没那么高,但心理抗压能力就很重要了。
很显然,奥运会、世乒赛、全运会各有各的难度,即便是仅就单打而言:拿了奥运冠军也未必能拿世乒赛冠军,比如马琳;拿了世乒赛冠军也未必能拿全运会冠军,比如孔令辉;拿了全运会的冠军也未必能拿到奥运冠军,比如王皓。
即便是本文的分析,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毕竟在乒乓球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赛场之外影响结果的因素,受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能一一进行分析了,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与全言一起探讨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