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上坟的最佳时间和忌讳)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7 07:20:3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从诗中可以看出,寒食节和清明节,扫墓之风在唐代时已经非常盛行,两个节日之间并没有区别,已经是一回事了,且古代并没有寒食节忌讳扫墓之说。白居易诗中所描述的是北方寒食节和清明节扫墓的情景。事实上,北方人大多在这天扫祭先茔,这种风俗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依然如此。

也就因为如此,当然与河北邯郸的朋友聊天时,说到南方很多地方寒食节不能扫墓时,他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那里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一般来说,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寒食那天上坟扫墓。

3、为什么有些地方寒食节不可扫墓呢?

现在寒食节不能扫墓的说法,主要是在南方一些地区(不是南方所有的地区),通过上一节所讲的寒食节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寒食节的多种变迁,造成不同地区风俗,与历史的一些事件有很大关系。

在东汉的时候,寒食节的禁火的习俗,应该说南北差异并不是很大,可能在山西太原一带,是一个月。其他地方要短一些。这其中的变迁有两个阶段。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上坟的最佳时间和忌讳(5)

曹操塑像

第一阶段是周举迁任并州刺史,改除冷食的旧俗,把一个月变成了三天。后来周举从并州刺史改任冀州刺史,如果冀州一些地方有寒食节禁烟火一个月,肯定也要进行革除。再后来,他被朝廷征拜尚书,又被举荐与东汉名臣仆射黄琼“同心辅政,名重朝廷,左右惮之”。

第二个阶段为东汉末期,并州寒食节禁烟一个月的习俗又有所恢复,曹操占领并州后,干脆利落地一刀切,颁布文禁止民间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这样以来,北方地区也就将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就彻底革除了。

但是,东汉末期,群雄割据,后一分为三,即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史称三国时期。后有两晋时期,再就是南北朝时期。

南朝梁国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此书按时序,记述当时荆楚地区民间流行的节令风俗。当时荆楚地区依然还有寒食节“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的习俗。这个时候,北方地区的寒食节,早就不再有禁火,也不再吃冷食的习俗了。荆楚是指古域,诗·商颂》毛传说:“荆楚,荆州之楚国也。”其范围为今湖北、湖南及其周围一些地区。

也就是说,北方寒食节禁火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消亡,而荆楚地区民间还有“禁火三日”。这种三日之禁,与东汉周举迁任并州刺史,寒食禁火一个月改为三天,应该是一脉相承。

古楚文化中最典型的文化之一就是从上层阶层到民间,巫风傩俗盛行。巫的权力源头就是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巫(女人)对火种和保管权,也是当时神权的象征。传统的巫风傩俗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祭祀时,祭品必为热气腾腾的食品。因此,这里里的人对把火看得非常神圣,非常敬畏火的神秘力量。直到现在,湖北、湖南及周边一些地方的农村依然有一种传统,荤菜、米饭类、酒、茶等祭品,不是热的,甚至不冒热气,如果用来祭祀祖先,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上坟的最佳时间和忌讳(6)

古荆楚之地“挂青”习俗

清明扫墓称为“祭扫”,也就是把坟上的柴草砍掉,然后进 行祭祀。在祭祀的时候,按过去的传统做法必须带一块煮熟“刀头”肉,“刀头”就是一块肉中的一大段,或者一小段,也可以是一整块肉。这种“刀头”肉,在祭扫之前,一般都在家中煮熟,然后用鼎罐、锅子之类的餐具,连肉和汤一起装了,带到坟头上去。其间必须要保持是热的,如果冷了就必须重新加热,否则,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也就是因为有这种讲究,如果家里的祖坟太多,为了保证从家里带到坟头上的肉是热的,有的人家宁可提前一两天,将坟头上的柴草砍掉后,择日到坟头祭祀。也就是说,清明扫墓可以把砍青和祭祖分开进行。

由于在历史上,古荆楚之地的寒食禁烟火习俗保持得比较久,而寒食禁火,不只是野外禁火,在家里也不能生火。这样一来,如果在寒食禁火期间上坟祭扫,当然也就不能把祭品加热,也就无法到坟头祭祀祖先。虽然,寒食节禁烟火的习俗,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都自行消亡了,但寒食不能祭扫的习俗,在一些地方一代代传承下来。直到现在,一些农村,依然还有这种说法,一些人依然遵守这种规矩。这里要说明一下,除了古荆楚地区外,南方其他地方,也包括北方少数地方,也有类似的历史原因,形成了寒食节不能上坟祭扫的习俗。

北方地区寒食禁火习俗,早在东汉末年,由官府下令强制解除。这些地方早就没有了禁火习俗,寒食清明也就相差一到两天,两节合二为一,哪天祭扫都是一样。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上坟的最佳时间和忌讳(7)

文明祭扫

让人更觉得有趣的是我国还有一些地方,寒食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而清明节这天则不可扫墓。这就是民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出现了变异,这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很正常现象。正因为如此,才使我国各地,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民俗,即便是现在,一些地方民俗依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4、结束语

春季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但是,经过一个冬季枯草和枯叶还没有腐烂,一旦碰到天干物燥的晴天,一个火星落这些枯草枯叶之中,就会引发火灾,因此,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历史在发展,时代在更迭,但这种自然现象都没有变化,春季始终是山火发生最多的季节。

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火灾对人们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农村的危害性。那时农村房屋大多以茅草盖屋顶为主。山野田原之火的发生会危及农村的住房,同样,农村的住房的火灾也会点燃山野田原之火,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因此,那时就开始实行禁火一个月,既然禁火,不能生火做饭,就只能吃冷食,寒食。其目的就是防范火灾,既而形成了一种习俗,也因此附会了一些历史传奇故事。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上坟的最佳时间和忌讳(8)

栏目热文

1-12月的农历叫法(农历1-12月叫法)

1-12月的农历叫法(农历1-12月叫法)

一年一共有十二个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识,并且,在这十二个月中,四季皆是风景,不论是春天的花香弥漫,夏天枝繁叶...

2022-10-27 07:12:43查看全文 >>

醋泡海带根家常做法(陈醋泡海带根的做法大全)

醋泡海带根家常做法(陈醋泡海带根的做法大全)

用料主料海带根500克捞汁400克辅料大蒜适量泡椒1包泡椒海带根的做法1.买来已经泡发好的海带根,清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反...

2022-10-27 07:37:43查看全文 >>

糖醋海带的做法(泡一个月的海带醋做法)

糖醋海带的做法(泡一个月的海带醋做法)

糖醋海带丝原料:水发海带 250 克,青椒、红椒各 18 克,花生米 100 克’细盐、味精、酱油、白糖、醋、甜面酱、蒜...

2022-10-27 07:43:59查看全文 >>

海带的搭配和禁忌(海带与哪种食物搭配最好)

海带的搭配和禁忌(海带与哪种食物搭配最好)

[饮食健康]海带因为具有一定的抗辐射功效,成了近期最受人们欢迎的盘中餐。但是,吃海带也是有一些禁忌的,除了抗辐射外,海带...

2022-10-27 07:55:22查看全文 >>

酸甜海带配方(陈醋海带正宗做法)

酸甜海带配方(陈醋海带正宗做法)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碘等矿物质元素。海带含热量低、蛋白质含量中等、矿物质丰富...

2022-10-27 07:20:09查看全文 >>

寒食节是什么意思(上坟最佳时间和忌讳)

寒食节是什么意思(上坟最佳时间和忌讳)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为其上坟扫墓的日子。如果错过了这一天,村人说:不要紧,过了清明是寒食,过了寒食上十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2022-10-27 07:50:32查看全文 >>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人死的头三年为何不能烧寒衣)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人死的头三年为何不能烧寒衣)

今天是清明节前一天,俗称寒食节。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为悼念忠臣介子推,下令在其死难日禁火寒食的习俗。距今已有二千多...

2022-10-27 07:36:06查看全文 >>

2022寒食是哪一天(十月送寒衣是哪一天)

2022寒食是哪一天(十月送寒衣是哪一天)

近日,网络上关于2022年的“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的文章很多,但大多都是介绍三节的习俗,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三节相...

2022-10-27 07:10:21查看全文 >>

2022年寒食节图片(祭祀菊花图片唯美)

2022年寒食节图片(祭祀菊花图片唯美)

前言2022年,清明三节相连,两大鬼节相交,看看有哪些讲究和说法老话说:“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看来天气是越来越暖和...

2022-10-27 07:12:54查看全文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哪(人死的头三年为何不能烧寒衣)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哪(人死的头三年为何不能烧寒衣)

来源:北方网2021网络中国节·元宵节天津北方网讯: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叫“灯节”“元宵节”,这是为嘛呢?十五月圆,正月...

2022-10-27 07:12:3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