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2年第7期(下)
作者丨赵尚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初中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
高质量的初中英语学科作业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作业设计的关键要素,选择合适的策略方法。要明确设计要求,重视单元整体设计,凸显年级特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巧用课堂输出活动设计作业,根据需要设计假期长作业,合理借助工具设计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也是联系不同课时的纽带。优化初中英语学科作业设计是落实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其包含的各个关键要素,使其要求明确,也需要选择考虑使用合适的策略方法以使作业真正有效。
把握关键要素,明确设计要求
学科作业设计一般包含目标、类型、形式、水平、总量等要素。初中英语学科作业设计对应以上要素,具体要求如下。
(一)确定清晰的作业目标
确定作业目标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要确定清晰的作业目标。第一,要建立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教师需在单元层面对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单元作业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第二,要建立作业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即要对应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和话题等语言知识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单元视角来看,作业目标还应体现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三,要建立单元内的关联,相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单元内不同课时中的作业目标应呈现一致性和递进性。第四,要建立单元之间的关联,关注含有相同学习内容的单元,体现相同学习内容在不同单元作业中的延续性和递进性。
(二)选择丰富的作业类型
从呈现形式来看,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书面作业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内容以语言知识为主,且有较为客观的答案或评价标准。非书面作业一般包含听、说或听说结合的内容,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从语言技能的角度来看,作业还可以分为听、说、读、写等类型。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视角而言,还需考虑选择性作业、综合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等,增加作业的选择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初中英语学科典型作业类型如表1所示,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类型丰富的英语作业,综合考查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学科技能以及合作意识、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设计多样的作业完成形式
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包括独立完成、结对完成和团队合作三种。单元内的作业应尽量做到三种形式都覆盖到,即大部分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具体情况,部分作业可以鼓励学生与同伴结对或合作完成。一般而言,以单元为单位的综合实践作业大多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合作类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运用英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定适切的作业难度水平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定适切的作业难度。作业设计应具有单元视角,以知识或技能的巩固与操练为目的的作业应体现学习水平的递进。作业难度一般依据班级或年级平均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基础而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适时调整。从单元整体来看,要把握容易、适中和较难等三种难度的作业比例。作业难度一般与作业内容、类型和完成方式有关,如以单项语法操练为内容的作业难度通常较低,综合实践类作业的难度往往较高。
教师要尽可能设计“理解”水平的作业,如针对语法、词汇的翻译作业,根据语篇进行的仿写,针对阅读的推断,等等。尽量少设计“难度高、水平低”的作业,如“背诵课文”,其学习水平为“识记”,但难度很高,而“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学习水平为“运用”,难度却明显降低。
(五)控制合理的作业总量
单元作业总量指一个单元完成所有课时作业所需时间的总和,也可由各课时平均作业完成时间评估总量。完成时间应以班级或年级平均水平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来预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据此安排,一般而言,六至八年级英语学科每课时作业平均完成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九年级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通常情况下,补充阅读类作业和写作类作业因耗时较多,一般不建议同时出现在一个课时的作业中。
重视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作业应在单元作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单元作业规划的核心是明确单元作业的结构,包括内容结构、水平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难度结构和时间结构。需要提醒的是,单元作业规划任务并非设计具体的作业,而是明确单元作业结构,为课时作业设计奠定基础。表2为某单元作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