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把刀
迁怒——激化孩子的逆反心
著名作家王蒙在文章《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中,有一段非常扎心的描述:
“父母寂寞了就责备孩子太不活泼,父母想午睡了就觉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讨厌;
父母想读书了就发现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想打球了就发现孩子不爱体育;
父母烦心的时候就更不必说了,一定是看着孩子更不顺眼了。”
生活中,多少父母以权威之名,把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
广东男孩阿海,和爸爸相处,总是受到爸爸的暴力对待。
爸爸心情很烦,或喝了酒耍酒疯,都会殴打他拿他出气,根本不顾及他的心情。
考虑和爸爸的关系,阿海一直隐忍着。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下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想再面对那个动不动就把怒火发泄给他的爸爸。
后来父子再次相见,阿海已经是数次盗窃案的涉案人员。
可即便行为受管制、被帮教,阿海对爸爸始终抵触排斥,把爸爸的话当耳边风。
一位名师说过:逆子,往往是被父母的暴力情绪教出来的。
长期受父母情绪暴力牵连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活在否定和嫌弃中,对父母的爱只会悄悄流失,甚至和父母活成仇人。
长期下去,父母不仅会失去本来的权威,还可能培养出一个“问题孩子”,后患无穷。
没有一个孩子,会心甘情愿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发泄工具。
真正成熟的父母懂得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尊重和爱护孩子,从不把自己的情绪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第五把刀
抑郁——剥夺孩子幸福的能力
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终生可见。
现实中很多父母忽略这一点,总觉得生活很苦,很多难题没解决,每天陷入哀愁忧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他们以为自己可以默默承受一切,却忽略了,孩子也在潜移默化吸收着这些悲伤。
台湾著名心灵导师赖佩霞在演讲中提出这样的反问,戳痛无数子女的心:
“如果你的母亲,一辈子都活在哀伤痛苦当中,你敢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