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当点Q在边BC时,△QAD不是直角三角形,而△PAB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不能全等;
即:当△PAB和△QAD全等时,t的值为0。8秒或8/3秒;
(4)当点P,Q在运动过程中,直线CQ与直线PA不是平行便是相交,
当CQ∥PA时,点Q只能在边AD上,
如图4,已知,四边形APCQ是平行四边形,∴AQ=CP,
∵AQ=8t﹣8,CP=8﹣2t,∴8t﹣8=8﹣2t,∴t=1.6秒,
即:点P,Q运动1。6秒时,AP∥CQ,
∴当直线CQ与直线PA相交时,t的取值范围为0<t≤3.2且t≠1.6.
3、在动静互换中找到隐含点
当遇到求最值或特殊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时,动点一般来说都存在特殊位置形成的特殊的数量关系或图形当中,所以解决此类动点问题,需要动静相互转换,这主要体现在要重点抓住图形变化时隐含的静止情况分析这一情况,能够将一般的问题特殊化,进而帮助学生理清动和静的内在关系,除此之外,一些动点问题还可以利用理论逆推的方法来解决——理论逆推能够有效地找到结论成立的条件,进面快速解决问题因此,解决动点问题时,要注重抓住动点运动的特殊位置,以掌握好其运动规律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对角线BD上,求证:AE=CE.你看过了吗?如果看懂了请完成下题:如图②,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中,Q是边BC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求△PBQ周长的最小值(结果不取近似值)
解答:连接DQ,交AC于点P,连接BD.
∵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
∴DQ的长即为PQ PB的最小值,
∴△PBQ周长的最小值=DQ BQ,
∵AB=BC=2,Q是BC的中点,∴CQ=B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