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申城解封首日,著名的虹桥火车站开始排起长龙,人多到可以和春运相提并论。新闻上说,当天上海虹桥站办理出发客票共计有12趟列车,包含1趟始发列车(上海虹桥站至北京南站的G10次列车)、11趟途经列车,主要目的地方向为杭州、南京、合肥、南昌等。离沪旅客总数超6000人。而自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最少时从魔都出发(含始发和途经上海并办理上下客业务)的列车,单日只有4趟。
在公共交通还没恢复的今天,去虹桥火车站并非易事,甚至需要“跋山涉水”。
有的人支付了500到1000的高价车费,从住处到火车站堪比某些地方的机票价格。有的人骑行几个小时,穿越上海的大街小巷(论平时运动的重要性)。更有人甚至从浦东一路走到虹桥,其为了离沪过五关斩六将的决心,绝不仅是因为600米的封控而多走5公里可以承载。
5月16日刚过一天,赶赴虹桥人的经历,大概可以让本·阿弗莱克按照十年前自导自演的“逃离德黑兰”再拍一部续集。
据一位当事人表示,其四点半就起床,五点就出门,步行到达的火车站。可是在导航提示只有600米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这里的路被封了,只能绕道过去,要再走5公里。而此时距离发车只有一个半小时!关键一点,此刻,没有人知道进站口在哪里。
另一位买到5月16号的火车票的人士,因为没有公共交通,索性一路骑行了5个小时。一路上,骑行者除了看到骑行者,还有更多的徒步爱好者。难怪,今天户外股涨的如此出色!
而更多的消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据《澎湃新闻》报道,一位老者,因为妻子离世,徒步7个多小时,20多公里,从老闵行走到虹桥火车站。他说:“无论如何都要把她带回家”。
各个阶层,都有各自离开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是暂时的躲避,有些人则是一去不复还。
一位沪上母亲说,“这次沪上受的伤,需要时间去抚平,人们也需要时间去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座城市。但是希望拎着大箱小箱的跟逃难似的场景,永远不要再出现在上海,不要再出现在上海虹桥火车站。”
据《观察者网》17日报道,近日,上海铁路警方组织多支专门警力开展集中打击行动,目前已查处倒卖火车票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均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上海铁路公安处表示:当前,随着上海市防疫政策调整,离沪人员逐步增多,少数不法人员乘机高价倒卖火车票牟取暴利。铁路警方持续保持对高价倒卖火车票违法犯罪一贯的“零容忍”态度和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广大旅客权益。
壹
大娘水饺鹿港小镇全卖 餐饮行业震荡
口红效应消失值得警惕 核酸决定走向
终于赶到虹桥枢纽的乘客们,估计无暇看上一眼那红色灯箱下的大娘水饺,正如有限活动半径仅几公里范围内的咱们,根本也没机会去关注往年还曾光顾过的那家“台湾菜”——鹿港小镇,是开张是关门大吉。
5月16日,中国格林豪泰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拟收购中国两家餐饮连锁企业“大娘水饺”(所有股份)和“鹿港小镇”(83.9%股份),收购价约合3.998亿元人民币,预计在 2022 年下半年发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娘水饺覆盖40个城市,包括160家自营餐厅和137家加盟餐厅;鹿港小镇覆盖内地及澳门、东南亚等地,有31家自营餐厅和8家特许经营餐厅。2021年未经审计的总收入约为人民币7.40亿元。
大娘水饺和鹿港小镇,专注于提供快餐和休闲餐饮服务。有餐饮观察人士表示,“4亿收购营收7亿的项目,一级市场估值实在看不懂”。如果说“闭店”只是疫情带来的直接伤害,而“头部投资生态、二三线求收购、老牌新品并购”,才是疫情对餐饮业的深度冲击与变革。
与此同时,我们相继听到的消息是,广州酒家收购业务结构相近的陶陶居,有利于公司继续聚焦“食品 餐饮”主业,落实食品和餐饮两大主业板块多品牌、差异化拓展。
有“苏帮菜馆第一楼”之称的百年老店松鹤楼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豫园股份,无疑是2018年中国餐饮市场最令人注目的并购事件之一。
作为世界知名快餐连锁,汉堡王先后被卖5次,换了20多位CEO。2008金融危机后,汉堡王的营业额和股价连续下跌。
2010年,3G资本以33亿美元价格收购汉堡王并将其私有化,经过9年运营,该公司市值已达306亿美元。
万联证券在研报中称,餐饮行业是依赖现金流的行业,预计大量中小企业将面临危机,龙头企业有更强的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将有机会以低价收购处于危机的中小企业,行业有望迎来一波并购潮。
正如《中国餐饮经营研报2022》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餐饮开店率下降了16.4个百分点,关店率增长了27个百分点。
而4月份国家统计局的社零数据中,餐饮收入2609亿元,下降22.7%。这个数据对餐饮人而言,在预料之中,很多餐厅的营收要回到疫情前正常水准,尚需要缓慢复苏的过程。
在研究近期社零数据后,中泰证券研究所策略行业负责人徐驰、张文宇团队提出,从需求端来看,消失的“口红效用”或表明本轮疫情对消费端冲击大于2020年3月。
消费的弱势除了受频繁防控措施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是疫情二次重创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预期——这或是需求端的疲软的更本质原因。
从消费的结构性数据来看,4月居民需求端的社零数据除粮油、食品及饮料及中西药品等严格必需品保持正增长之外,烟酒、化妆品为代表的极具消费粘性的品类也出现大幅下滑。4月化妆品类同比下跌22.3%,低于2020年2月下降20.5%的最低水平,仿佛“口红效应”在国内市场已经失灵。我们认为,这种“口红效应”的消失或表明本轮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不容忽视,更是反映了疫情的多次冲击对消费低*影响程度加深。
确实是,沪上人民有言——天天“曲项向天歌”,你让家里娘们涂脂抹粉给谁看?恩,家中成员上街只能出一个,确实要小心隔壁老王。
虽然4月出口数据尚未出炉,但中泰团队发现,中国4月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均大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冲击的外围形势已经较2020年发生巨大变化,剔除全球高通胀推升的价格因素之后,中国4月出口或已经是负增长。
此外,PMI新订单指数代表的外需回落也应对了出口的下行压力。4月制造业PMI为47.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低于枯荣线,PMI新订单指数为42.6%,在3月下降1.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下降6.2个百分点。
通过测算全国各地(除上海、吉林集中爆发地外)每日新增散发病例数量,该团队发现:4月1日,上海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以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尽管各地采取的措施不可谓不严厉(芜湖、太原等多地采取了出现1-2例就全域静态管理的防疫措施),但是每日新增的散发病例一直比较稳健的维持在400-600人区间震荡,这与去年6月德尔塔病毒输入后,中国每日新增持续百人左右震荡相符(奥密克戎传染性约是德尔塔的4倍左右)。
这意味着,即便上海等本轮疫情重点区域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奥密克戎对国内的影响或依然是长期存在的,这与20年武汉疫情结束后的情形是有本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