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送我上青云完整词(送我上青云的全句)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31 13:46: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白玉华堂前面,柳花被春风吹散,像在翩翩起舞。舞姿柔美,缓急有度。一群群蜂儿蝶儿,团团翻飞,追随着柳絮。何曾落于水中,随波流去?怎会落于泥土中?
尽管柳絮随风,忽聚忽分,柳树依旧长条飘拂。休笑我,春絮儿无根无柢无依附。愿借东风的力量,把我送上碧蓝的云天!

注释

送我上青云完整词,送我上青云的全句(5)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白玉堂:形容贾家的富贵豪奢。这里说柳絮所处高贵之地。
春解舞:春能跳舞。这是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在翩翩起舞。
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或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
委芳尘:落于泥土中。
委:弃。
“万缕”二句:意谓尽管柳絮随风,忽聚忽分,柳树依旧长条飘拂。
“韶华”句:意即休笑我,春光中的柳絮本是无根的。
凭借力:指不断地借助于风力。
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高。

赏析

送我上青云完整词,送我上青云的全句(6)

这是薛宝钗所作的一首柳絮词,该词被众人推选为独占鳌头的作品。薛宝钗在叙述其创作意图时说过:“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由此可见,该词之所以能做到“不落俗套”,匠心独运,其根本原因,正在于道出了“人人笔下所无”的东西。

这首词上片状物,着力描写风飏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状。下片言志,抒写了柳絮的情志:有离即有合,有散必有聚。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的志向。全词句句咏物,处处有“我”,物性我情,水乳交融。

词的开头就已非同凡响:“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柳絮飘飞的地点,已不是黛玉笔下那触目愁肠的“百花洲”和“燕子楼”,而是换成了充满着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柳絮飘飞的姿态,虽然也仍是“一团团逐对成毯”,却已没有黛玉词中那种“空缱绻,说风流”的幽恨,一变而为欢快轻盈、均匀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

词的第三句,接以“蜂团蝶阵乱纷纷”的描写,来进一步烘染这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从而唱出了词人对春光的一曲赞歌。如若拿宝玉《南柯子》词中之“莺愁蝶倦”、湘云《如梦令》 词中之“鹃啼燕妒” 这些意象与之相较,则可见在所表达的感情基调上,与宝钗这首词是迥然不同的。

送我上青云完整词,送我上青云的全句(7)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面上借用了宋人苏轼咏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句意,却又在活用的基础上翻出一层,另辟新意,用一“何曾”、一“岂必”的反问句式,便顿使苏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作一逆转,化消极的情调为积极的精神。同时,就词的结构而论,则此处写柳絮的不愿意随波逐流、飘坠尘埃,正好为词的下片抒写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地埋下了伏线。

下片词人更侧重于抒写柳絮的情志:“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非常细腻地体现了柳絮尽管四处飘飞,也仍不改初衷,无牵无系,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由于有了这层情志的铺垫,因而在词的最后三句,词人便直接地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完成了对柳絮感慨整个心理流程的揭示。

显而易见,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则是薛宝钗这位“人情练达世事明”的封建“淑女”自我个性的写照。她那种“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处世态度,体现在柳絮“随聚随分”的形象描述中。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送我上青云125(送我上青云的片段)

送我上青云125(送我上青云的片段)

红日初升,霞光满天。在广州之北的白云机场停机坪上,一架架飞机有序排队,等待腾空而起,搭载旅客和货物飞往天南地北...

2022-10-31 14:23:29查看全文 >>

送我上青云姚晨自我安慰(送我上青云姚晨为什么抽搐)

送我上青云姚晨自我安慰(送我上青云姚晨为什么抽搐)

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给这辛苦的人生加一颗糖,在自己的节奏里不疾不徐度过一生《送我上青云》众生皆苦知道《送我上青云》是因...

2022-10-31 14:24:04查看全文 >>

送我上青云姚晨解放天性(送我上青云姚晨自我安慰)

送我上青云姚晨解放天性(送我上青云姚晨自我安慰)

姚晨就像《送我上青云》里的盛男,历经艰辛,但依然敢爱敢恨、敢要敢拒。姚晨监制并主演的《送我上青云》争议很大:一方面影片大...

2022-10-31 13:42:53查看全文 >>

送我上青云取景地(送我上青云电影取景地)

送我上青云取景地(送我上青云电影取景地)

最近,“81岁艺术家捐出年入700万夜郎谷”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成为贵州一大热门事件。其实早在2016年,夜郎谷就开始...

2022-10-31 13:43:47查看全文 >>

送我上青云详细剧情(电视剧送我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详细剧情(电视剧送我上青云)

岁末年初,一切又开始了新模样,顺着美好时光的势头,整理好心情再出发,却发觉还有一桩心事未完结,一直在心头盘旋,翻来覆去,...

2022-10-31 14:10:00查看全文 >>

挺进大别山是否正确(挺进大别山是否有必要)

挺进大别山是否正确(挺进大别山是否有必要)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成为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转入战略防御的标志。而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呈品字形插入国民...

2022-10-31 14:05:07查看全文 >>

挺进大别山是转折点吗(挺进大别山有三种预计)

挺进大别山是转折点吗(挺进大别山有三种预计)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47年8月2...

2022-10-31 14:06:34查看全文 >>

挺进大别山之后的战斗(挺进大别山是否成功)

挺进大别山之后的战斗(挺进大别山是否成功)

作者:相忘于江湖解放战争,我军以伤亡152万人的代价,歼敌807万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军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和战斗,一个...

2022-10-31 13:44:39查看全文 >>

挺进大别山是无奈之举吗(挺进大别山是否有必要)

挺进大别山是无奈之举吗(挺进大别山是否有必要)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8月下旬,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从全国战场态势的战略高度进行思考,是一次变被动为主动的战略进...

2022-10-31 14:31:50查看全文 >>

揭秘挺进大别山血火兵锋(挺进大别山为什么是大转折)

揭秘挺进大别山血火兵锋(挺进大别山为什么是大转折)

刘邓为何受命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毛主席专门破解蒋的重点进攻?抗战胜利后,国共迎来第三次合作机遇,和平建设中国也被人民翘首以...

2022-10-31 14:00:4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