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2022三线城市排名(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1 06:17:3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未来,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将坚持开放包容,充分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3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造创新活力之都

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到2018年GDP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70万,居全国之首。40年前深圳只是宝安县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1979年人均GDP仅606元,仅为一河之隔香港的1/11;得益于改革开放,1979年深圳被确定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此后进入快速增长的13年,GDP年均复合增速近50%,远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的增速,创造了“深圳速度”。2014年深圳获批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打造创新型城市。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21年深圳GDP超3万亿,居全国第三,仅低于上海和北京;常住人口1760万,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70万,居全国之首;并且人口结构非常年轻,15-59岁人口占比79.5%,在重点城市中排第一。与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相比,深圳一枝独秀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毗邻经济发达的中国香港,初期可以便捷地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二是发展初期一穷二白,不受旧有体系的羁绊;三是深化改革坚持创新,紧跟时代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深圳是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2021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近40%。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主,初步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的转变;1990年代深圳凭借地缘优势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以电子和计算机为龙头的高科技企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开始迅速发展,华强北有“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的政策优势有所减弱,面临金融业和制造业流失的困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昔日的“制造工厂”迈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2021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2万亿,占GDP比重达39.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18.4%。截至2021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科技巨头就坐落深圳。

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外迁、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第一,深圳土地面积仅为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并且深圳居住用地供应不足,2020年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仅24%,为一线城市最低。第二,受制于土地资源不足,土地成本上升,部分制造业生产部门外迁,华为将生产手机和pad的终端总部搬到东莞,中兴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近年深圳发展“飞地经济”破除空间瓶颈,深汕、深江合作区逐渐建立,深圳逐渐从“后厂”发展为“前店”。第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短缺已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瓶颈。教育方面,深圳教育资源稀缺,2000-2021年深圳在校小学生由31万增至113万,但学校数量反而由353所降至343所;科教资源不足,虽在大力引进国内名校,但要形成规模还需时日。医疗方面,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只有145家,仅为北京的19.8%、上海的36.4%、广州的50.2%;每千人病床数仅3.3张,远低于北上广。

未来,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不断增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核心引擎功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年轻活力、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实现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深圳”。

4广州:广东省的排头兵,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广州由华南中心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路的主港,唐宋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GDP全国第八,不仅低于北京、上海,也低于武汉和沈阳等城市。得益于改革开放,广州先试先行、积极实践。1989年GDP跃居全国第三,仅低于北京和上海。2010年,广州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从华南中心城市变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升级。1989-2015年的27年间,广州GDP稳居全国第三,奠定了其作为一线城市的基础。此后广州被深圳超越,成为经济总量第4的城市。

2021年广州GDP约2.8万亿,全国第四;人均GDP约13.4万元,十大城市中排名第7。人口方面,广州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60万,全国第二,仅低于深圳;教育方面,广州有广东省超50%的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超130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

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商业氛围浓厚、是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服务经济气氛浓厚。2021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1.6%,低于北京、上海,高于深圳。当前,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是广州的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具体看,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21年汽车产量为296万辆,占广州省的近九成,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1%,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其中2021年广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176名,创历史最好成绩。广州是省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1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将广州作为核心布局城市,广州也将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2三线城市排名,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5)

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不足的问题,经济增长仍受限。第一,近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3%,2020年为3.1%,北上深分别为6.4%、4.2%、5.5%;2020年广州发明专利授权量仅1.5万件,低于北京的6.3万件、深圳的3.1万件、上海的2.4万件,且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也是一线城市最低。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广州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为8.9%,远低于北上深的19.8%、18.5%、15.1%。近年广州经济增长受限,近三年广州GDP增速为5.2%,低于北上深的8.8%、8.7%、7.2%。整体来看,当广州GDP在2016年被深圳超越之后,广州除了华南交通枢纽和政治中心的地位外,在深圳面前可以扬眉吐气的似乎只剩下历史积淀、科教资源和美食。

2022三线城市排名,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6)

广州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广州“十四五规划”对广州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广州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未来广州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推动与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5杭州:民营经济的“大本营”、全国领先的“数智城市”

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长三角第一。“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历史上的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成为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后,依托铁路以及上海在进出后贸易方面的带动,杭州轻工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活跃。2000年杭州开始大规模城市改造,大量资金流向杭州,推升杭州房价步入全国第一梯队。但由于杭州房价上涨过快,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杭州房价一直阴跌至2015年低谷。随着阿里巴巴、网易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G20峰会后,杭州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16-2021年,杭州经济增长超60%,位列十大城市第二,近小幅低于成都。2021年杭州GDP达1.8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万,全国第4,绝对购买能力强。从上市公司数量看,A 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189个,全国第四,仅低于北上深。近五年杭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为长三角第一。

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是杭州的“金名片”。改革开放初期,杭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1990年代,由工业开始向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转型。2021年三产占比达68%,位列全国前10。杭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21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1.3%,汇集了包括阿里巴巴、吉利控股、传化集团、网易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杭州36家企业上榜,占比7.2%,已连续19年位列全国和全省第一。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大批互联网经济体扎根于杭州,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占GDP的27.1%,“十四五”规划提出继续巩固和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领跑行业。

杭州面临产业门类偏科、轨道交通建设落后的问题。第一,杭州产业门类偏科。一线城市在传统制造业、金融、文创、智能硬件、互联网、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多点开花,而杭州的强项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互联网等少数领域,在其他领域与北上广深存在较大差距。国际上很多产业门类相对偏科的城市都因为产业的更新迭代出现衰落,比如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第二,杭州轨道交通建设仍较落后。目前,杭州已经开通9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超过300公里,跻身全国前10,但整体看轨道交通密度仍较低,轨道交通密度为369公里/万平,低于一线城市,且低于成都、长沙等二线城市。

2022三线城市排名,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7)

2022三线城市排名,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8)

栏目热文

驻马店为啥是三线城市(为啥驻马店有驻军)

驻马店为啥是三线城市(为啥驻马店有驻军)

大生态定位、大规划布局、大工程推进,驻马店正用最美的画笔勾勒大发展长卷,步履铿锵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7月22日8时28分...

2022-11-01 05:59:08查看全文 >>

最新三线城市名单(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

最新三线城市名单(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

近日,第一财经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了2022年最新排出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到五线城市名单。这种排名也被称为了城...

2022-11-01 05:57:14查看全文 >>

河南有几个二线城市(河南最富的县城排名)

河南有几个二线城市(河南最富的县城排名)

2021年最新《城市魅力商业排行榜》公布,在榜单上可以看到河南各个城市的级别。河南共有17个地级市,17座城市差异较大,...

2022-11-01 05:58:11查看全文 >>

河南的三线城市有哪几个市(二线城市最新排名)

河南的三线城市有哪几个市(二线城市最新排名)

河南这个三线城市,风景优美空气好,医疗和旅游资源都很发达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报表中,...

2022-11-01 05:50:40查看全文 >>

河南的一二三线城市有哪些(河南最新三线城市)

河南的一二三线城市有哪些(河南最新三线城市)

本报记者 宋敏最新版本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提出了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总规模约...

2022-11-01 06:38:45查看全文 >>

郑州大还是西安大(郑州与西安人口)

郑州大还是西安大(郑州与西安人口)

西安和郑州同属省会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都是新一线城市,那么这两座城市发展怎么样了?西安和郑州西安:古称长安、丰京、镐...

2022-11-01 06:02:00查看全文 >>

河南三线城市排名(中国三线城市排名)

河南三线城市排名(中国三线城市排名)

我国中部地区总共有六个省份,是我国实力较为突出的区域之一。中部地区包括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六...

2022-11-01 06:25:05查看全文 >>

2023年划入洛阳的几个县(洛阳升格直辖市的可能性)

2023年划入洛阳的几个县(洛阳升格直辖市的可能性)

【大河财立方消息】1月13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洛阳市开放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明确,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发展目...

2022-11-01 05:53:48查看全文 >>

洛阳二线城市排名(洛阳升为二线城市了吗)

洛阳二线城市排名(洛阳升为二线城市了吗)

按照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以及未来的可塑性等等,全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今年又有变化。...

2022-11-01 05:58:19查看全文 >>

2022城市排名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排名)

2022城市排名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排名)

本文数据来源标注在图表标题下方,图表和内容均为安安小小姐姐原创,并开启全网保护,转载引用请联系作者。自2016年起,新一...

2022-11-01 06:12:4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