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
新鲜柿子有凉血止血作用;
柿霜润肺,可用于咽干、口舌生疮等;
柿蒂有降逆止呃作用;
柿叶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咳血、便血、出血、吐血。
新近研究发现柿子和柿叶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作用。
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
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如果用柿子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还可充饥。
治吐血咳血:未成熟之青黄柿子一个,用酒煮沸,去酒食柿,
青柿汁蜜膏:青柿子1000克,蜂蜜适量。将柿子洗净,去柄,切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内,以文火熬至稠黏时,加入2份蜂蜜,再煎到稠黏如蜜时停火,每次1汤匙,每日2次,沸水冲服。
主治胃阴不足,烦渴口干;肺热阴,咳嗽痰多。
鲜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
《嘉祐本草》:红柿补气,续经脉气。醂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
鲜柿250克,切碎取汁,开水冲服,可治疗胃热伤阴之烦渴口干。
营养分析表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碘、钙、磷、铁等,未成熟果实含鞣质。
药理研究表明,柿子有降低血压,增强冠脉血流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