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共生阶段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孩子会有一种错误的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一切,想要什么都能够实现。实际上呢,能做到这些的更多的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理中就是会认为这是自己做到的。这其实就是共生心理,一旦妈妈们没能及时的作出回应,孩子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
当然这只是孩子小的时候的感受,随着他们的长大,当他们可以靠自己来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外界的探索,也就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与妈妈的分离。而巨婴呢,则是妈妈完全包办了他们的事情,剥夺了他们的自我控制机会,使得他们的心理一直停留在共生阶段,无法正常的长大。
但是,妈妈总是会与孩子分离的,这时候,孩子就会有无生活能力,无法独自生存的表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所谓的巨婴,事事依赖爸爸妈妈,毫无动手能力可言。就算是碰到什么困难,也是张口闭口爸爸妈妈帮忙。
全能自恋心理

其实全能自恋的心理也是孩子在婴儿期所具备的心理,在他们心中,自己就是无所不能的,想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尽管这一切都是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做到的),想做什么都能够很快的去做。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必经阶段。
而孩子的全能自恋心理可以随着他们的长大,接触到世界的多少开始逐渐变化。随着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他们开始知道了,很多事情的实现是需要真真切切的动手去做的,很多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能够得到的,这是他们逐渐摆脱这种心理的过程。
而巨婴呢,则是伴随着这种心理逐渐长大,认为自己就是上帝,所有人都需要满足自己,都应该为自己服务。比如上面开心爸爸讲的那个阻挡高铁启动的女子,就是典型的全能自恋心理。
而有类似心理的巨婴长大后,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影响积极恶劣的。
不想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
爱可以,但请不要溺爱
实际上溺爱孩子这件事情,并不是孩子的成长所需,更多的是爸爸妈妈自己的心理需求。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内在小孩”,说的是爸爸妈妈心中对于孩子的一种自我认知,而他们如何对待孩子,更多的是基于这个内在小孩,而向外投射的。
简单的来说,如果爸爸妈妈心中的内在小孩,是一个充满爱很丰盈的形象,那么他们更多的能够理智的来看待孩子的需求,能够尽量做到孩子需要什么给什么;而如果爸爸妈妈心中的内在小孩是一个没有安全感比较干瘪的形象的话,他们就会下意识的把自己认为该给孩子的给予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什么给什么。后一种爸爸妈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了。
所以,要想做一个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的爸爸妈妈,更多的还是要正视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个影响自己对待孩子态度的“内在小孩”,改变自己的同时给予孩子更好的爱。
放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巨婴往往都是没有责任感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多的是爸爸妈妈把孩子该做的事情抢着做了,把孩子该负起来的责任自己承担了。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把这些责任还给孩子。
比如放手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工作中,承担一份家庭的责任,也就慢慢地培养了他们对于生活其他方面的责任感。而且做家务对孩子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在离开爸爸妈妈之后也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做家务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之前没发现的能力,而且完成后更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做家务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规划能力、合理安排时间能力等等。
当然在放手让孩子做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是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在合适的年龄做一些适合的家务或者其他工作,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狠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