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镁产业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和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密不可分。
根据波特一般性战略的基本观点,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掌握优势,一般有三种途径,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
府谷的镁产业发展采用了第一种——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在字面上非常好理解,就是强调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为价格敏感的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比对手更能有效地推行价值链活动,能够控制影响价值链成本的所有因素。
简单的来说,就是让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地运转起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我们把府谷看出一家企业。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府谷虽然是全球镁业的重要生产地,但各位,府谷本身并没有什么镁矿。
工厂越靠近原材料,所需的成本就越低,这么看来府谷好像没什么优势。
但别着急,翻开地图不难发现,府谷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三省的交界之处,虽然府谷镁矿不多,但山西和内蒙都是镁资源大省。
另一方面,从镁矿到原镁,需要高温煅烧,府谷正处于神府煤矿的核心地带,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煤田,用煤制造高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的第一要义,就是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压低自身成本。
府谷炼镁,也根本没有用燃煤,而是用的神府煤田地区生产炭后的尾气作为燃料。
这种尾气在平时都是直接用高塔点燃,把它直接释放到空气里去了。
假如把这种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用来炼镁,可以让每吨原镁节约3000元左右的燃料费用,成本就被压缩下来了。
后来,府谷部分企业又将这种兰炭尾气换成了热值更高的捣固焦尾气,不仅进一步缩减成本,还能够提炼出更多的工业化学品,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
在运输上,府谷的煤拉去邻省的山西和内蒙,回来的时候,又把这两个省份的镁矿拉回来,保证来回运输不会出现空载。
此外,炼镁产生的工业废料也可以制成水泥、免烧砖等建筑材料。
正是因为府谷在原镁生产中,把每一步的成本都精简到极致,所以才能在于同行们的竞争中胜出。
2002年3月,府谷才拥有全县第一条生产线,但到了2010年,短短的8年时间之后,府谷就以年产18万吨的产量成为全国第一,占到了全国镁产量的30%,全球份额的25%,这个数字到现在还在进一步增加。
去年,府谷的镁和镁合金产量已经达到了48万吨,占到了全国的50%,全球的42%,贡献了当地12%的GDP,也难怪老美天天抱怨中国在镁的供应上卡了他们脖子。
当然,府谷的镁产业确实称霸了全球,但依然有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大而不强”。
全球的原镁大约有45%用来生产镁合金,这些镁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军工,通信产业。
我们以汽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