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便携,最好不要对键盘出手
如果说“键盘坏了”是硬伤,那么键盘设计上缺陷而影响录入体验,就是“先天疾病”了。作为此中翘楚,苹果的蝶式键盘又要登场了。这种以不好用而名驰中外、频频登上头条的设计,在苹果产品的历史上也不多见。
不过苹果的蝶式键盘其实也代表了一类笔记本键盘设计,典型为了追求极致轻薄而牺牲按键的键程。苹果既然能够让MacBook只配备USB C,键程变短一些自然也不是难事。但到了用户手中,虽然便携性属于笔记本一线水平,但可以忽略不计的键程也让手指备受困苦,仿若敲击在“铁板”上的生硬感,小编也是印象深刻,随后就劝退了。
其实除了MacBook外,深陷此坑的还有一些二合一设备的键盘。但现在,苹果的蝶式键盘已经成为过去式,而其他PC厂商也吸收了此项教训,在追求轻薄便携时不再对键盘出手,反之将大键帽、长键程作为卖点。
方向键:99%的时间看不到,用到的时候想剁手
如果要评选笔记本键盘中最难使用的按键,那么方向键现在应该能够名列前茅。在笔记本进入全面屏时代后,万年不变的模具终于有所更新,实现了更小的机身尺寸放入更大的屏幕。但与此同时,还是有一些“细节”成为了牺牲品,其中就包括键盘的方向键。
全面屏收窄的不仅是屏幕边框,键盘所在的C面也要同样收缩,这就导致键盘更加紧凑。有些设计不佳的产品可能因此而缩小了键帽尺寸,导致手比较大的用户在敲击键盘是会有拘束感。不过多数厂商采取的策略则是针对“不常用”按键下手,其中就包括方向键。至于数字小键盘,15.6寸一下的笔记本已经没有其生存空间了。
有鼠标、触控板、触控屏的情况下方向键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用户不会用到。当你想使用那四枚经典按键时就会发现,相比其他按键,方向键键帽面积或许只有一半大小,其键距很小。特别是有些笔记本采用上下两枚方向键紧凑设计,并被左右方向键两面夹击,想要“准确盲按”真的很考验手法,不然误触就是基本操作。这时候你或许会希望自己的手,小一点就好了。
写在最后
在移动体验成为笔记本重要的使用场景后,笔记本键盘的重要性稳步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长期存在的弊端也浮出水面,在用户只能依靠它时,发出迎头一击。
以上的几种情况只是笔记本键盘“发脾气”的常见问题,除此之外,一些笔记本键盘“个性化”的设计也堪称负优化,需要用户去花费时间适应。虽然进行键盘创新是好事,但为了创新而创新,就只是徒增用户购机成本,却并未改善使用体验。
当然也有一些厂商希望键盘成为用户购机的亮点,为此推出了机械键盘等创新,不可否认在手感上此项设计无可挑剔,甚至还允许用户自定义键帽,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特别是游戏玩家而言,无疑很有吸引力。但这些设计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放松甚至放弃了便携性,所以只能作为市场中的少数派存在,或者是游戏本专属。
最后,你觉得自己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好用吗?你有过被键盘“坑”的经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