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些所谓的“大统”究竟由谁继承是不重要的,只不过是个名义而已,但在封建社会,宗法继承关乎到一个家族的兴盛更替,而皇族的宗法继承则关乎国家的命运,一旦继承出现错误,那么皇帝的即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整个国家也都会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
吴可读的“*身成仁”传遍了大江南北,影响巨大,尽管这无法改变光绪皇帝已经即位的事实,但却反映出在当时的权力架构之下,慈禧太后是如何一步步瓦解清朝固有的皇位继承体制,进而使得清朝末期数位皇帝的继位都十分“儿戏”,衍生出一大堆复杂麻烦的后续事宜,如慈禧与光绪的微妙关系,以及戊戌变法中慈禧对光绪的种种态度等,源头其实都可以追溯到这次皇位继承。可以说光绪的继位问题为人们观察清代晚期的权力斗争提供了很好的镜子。
光绪背后的影子
文史君说皇帝的继承问题无疑是帝制社会当中最为关键的问题。而光绪与同治之间的继承问题,更是牵涉出许许多多的权力斗争。如果个人的权力肆意地凌驾于国家运行规则之上,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无休止的权力斗争的泥潭中,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运作和发展。
参考文献郭卫东:《论光绪朝的继统之争》,《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