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口技全文及注意事项(自学口技35种)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3 04:03:4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此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2015年九月刊,当时题为《文言文教学探索——以<口技>为例》(现有增改),由此可见,我的溯源阅读法的教学思路那时早已形成。

自从发布了溯源阅读法的推文之后,在家长、老师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一些学校联系让我去作现场教学演示,也有一些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质疑:按照我这样的阅读思路,学生很容易脱离文本。对此,我重新调整了阅读思路,将按照“初步感知文本——探究创作动机——深入领悟文本”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让溯源阅读法更完整更易于操作。

一、初步感知文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让学生初读课文,思考:

1、除了字面障碍,你觉得自己大致读懂课文了没有?《口技》主要描写了口技艺人通过口技表演描摹哪几个场景?你对哪个场景印象最深?

2、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在初读感知文本阶段,只停留在对课文本身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层次很浅。如果阅读只达到这一层度,即使文言文字面障碍全部扫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限得很,比较偏于狭隘和肤浅。这时候的学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课文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是文字表层浮现的东西。

二、运用溯源阅读法阅读,查阅作者生平经历、写作缘由,了解作者遭际境遇,还原文本完整内容,探究作者创作动机,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想过,《口技》一文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如此惟妙惟肖,可是课后注释却表明,该文选自作者的《秋声诗自序》。一个完全可以独立成段,描写也非常精彩的语段,却是作者的作品《秋声诗》“序言”的一部分,大家应该有阅读某本书序言的经验,一般序言,包括作者的自序与别人替他作的序,都不会是这样的写法。大家想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运用溯源阅读法探究一下。

1、学生对“口技”这一传统技艺有些陌生,因此要让他们读懂课文,先引导他们通过网络查阅传统文化:口技是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主要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因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之后,故俗称“隔壁戏”。这种表演技艺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简单道具,可加强真实感。好的口技作品,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口技作为一种经典传统技艺曾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表演的经典曲目之一是《百鸟朝凤》。

2、林嗣环,号铁崖,自号彻呆子。“铁崖”,铁的崖岸,坚硬而又险峻,让人难于靠近,这也许和他的身份有关,他是按察司副使,管的是刑事诉论之类的事,需要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故他不畏强暴,愤世嫉俗,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嫉恶如仇;而“彻呆子”,就是彻彻实实的呆子,永没醒悟的人,举世浑浊,唯我独醒,说的是他的寂寞和无奈,而他自号“彻呆子”,又说明他是大彻大悟,明明白白的人,这不仅表明他的心志,更见他的性情。他出身寒微,理应为百姓做主,不能是非曲直不分,这势必会得罪权贵,但他不想与他们沆瀣一气。

(图片来自网络)

3、林嗣环是个奇人。第一次参加乡试,主考官认定字字珠玑之文,绝不可能出自乳臭未*穷孩子之手,武断地判定为“抄袭”。他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百姓口碑甚佳的清官名吏。为官多正声的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措施,例如禁止雇用奴婢,禁止捉人充军,禁止一人犯罪株连全族等。他还建议军队要自己开荒种地,减少人民的负担。林嗣环提出的这些措施,深得民众的拥护,时人号称“林青天”。他为人正气,两袖清风,一生坎坷,客死异乡,但最终得到百姓的爱戴,成为千古流芳的人。

4、这个自号“彻呆子”的人,正义凛然、嫉恶如仇的背后,肯定是坎坷、穷困、不为时局所容,林嗣环提出的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深得民众的拥护的同时,触犯了一些官员的利益,最后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最后被罢官下狱。虽然在清朝康熙年间得以平冤昭雪,出来后也让他重新入仕,但是他因为经历坎坷,后来选择了在杭州寓居。

5、林嗣环文如其人,文章以奇崛而独树一帜。时人宣城施闰章序其《湖舫集》云:“铁崖奇人也,为文章光怪百出,宁骇俗,毋犹人,其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 在封建官场一片污浊腐败的境况下,他洁身自爱,实在很有几分茕茕孑立的悲剧意味。他被贬官后发放回来,谣言还是不断。他最终病死在西湖寓所。他没有儿子,死后,他的尸骨几经辗转,最后由他的侄儿带回,葬在故乡安溪。课文《口技》选自林嗣环的《秋声诗自序》,作者此文就是写于那段落魄的时期。作者在自序的开始部分先写他流落杭州时处境艰难,闭门不出,因听到外面的对他诽谤的传言而作诗,并将自己的诗集自题为《秋声诗》。

6、查阅资料,将《口技》一文前后内容补充完整,将其还原成一个整体后再阅读,以避免断章取义。

在林嗣环的“口技”正文前后原来还各有一段文字。

前段文字为:

彻呆子当正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苦无可排解者。然每听谣诼之来,则濡墨吮笔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驹声,堂后笙歌声何如?”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楸枰声最佳。”曰:“何言玄也?”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共举出三种声响:第一种是织布机声与儿子的读书声;第二种是呵马之声和音乐声;第三种是婆媳的下棋声。其中,第一种声响反映了书香门第的生活;第二种声响反映的是浮华的贵族生活;第三种声响反映的是婆媳和乐、高雅的生活情趣。林嗣环当时身处诽谤的社会环境,为了抵制那些恶言恶语对自己的中伤,他是特意以“美妙的声音”为话题,与前来看望刚刚发放出来的自己的朋友谈论,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暂时忘却四面楚歌的被谤局面,另一方面也自然为下面描写精彩的口技表演作铺垫。

“口技”后面一段文字为:

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

意思是:像这样的人,真可说得上是善于描摹声音了。把他们的言语记录下来,就作为我的《秋声诗》的序言。

作者整篇的自序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世上动人之声很多,而口技者最“善画声”;因此把他们的“画声”写下来,以此作为这本《秋声诗》的序言,说明作者此书也是“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描写生活)的作品。

网络搜索的结果,很容易看到序言的下面还有“张山来”的评注:

张山来曰: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

原来“张山来”就是张潮——课文《口技》入选的《虞初新志》的作者,字山来,号心斋居士(课文注释未标明);并进一步得知,他“著作等身”、“时人皆知”,因《虞初新志》一书的编纂,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从张潮写下的这条评注中得知,他是因为欣赏口技这个技艺,也欣赏林嗣环的这段描写而把它编入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7、继续网络搜索《口技》相关资料,将发现一些丰富的相关阅读资源。

(1)网上搜索《口技》,很快会发现网友对于林嗣环的《秋声诗自序》的质疑:

文,有常道,有常法,可以奇,或者说,最好能奇,但无论如何奇,要不出常道常法之外。《秋声诗自序》则不然,奇则奇矣,可是以常道常法绳之,就大有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就为诗集作序而言,这样大写口技之妙是离了题,喧宾夺主。

当然文章可以撇开一笔写,甚至貌似离题写。举《庄子·徐无鬼》为例,其中有一段记庄子悼念惠施的话: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是撇开一笔写,貌似离题,而实际是扣题更紧,因为这样表现志同道合,比王子猷的“人琴俱亡”(《世说新语·伤逝》)更为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秋声诗自序》则不能,撇开秋声诗而绘影绘声地写口技,究竟秋声之诗与口技之妙有什么关系呢?是秋声之诗可以与口技之妙比美吗?还是秋声之诗比口技之妙更值得欣赏呢?文章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与《庄子·徐无鬼》一段相比,庄文是貌似离而神合,林文是貌离而神更不合。

这段质疑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作者认为,作者把《口技》和相关内容作为《秋声诗》自序比较牵强,但前面讲过,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看,口技艺人善于描摹声音,而林嗣环觉得自己也是善于描摹声音的——以诗词来描摹秋天的声音,此所谓“秋声诗”,因此不算牵强。

(2)有人还质疑过林嗣环的这篇《秋声诗自序》中的“口技”这一届内容“掺假”呢!

早在1962年,散文家聂绀弩就认为林嗣环抄袭了金圣叹的文章(金批《水浒》第六十五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中专门记述了好友“斫山先生”所讲的京师口技艺人精彩表演,与林嗣环的《口技》文字很近似)。

百度显示:另有一篇原载于《语文学习》上的为它翻案的文章《林嗣环其人及《口技》的“著作权”纠纷》,作者认为“王、金与林嗣环是同时代人”、“不能排除王斫山与林亦相识,也为林演说过‘口技’,因此两文所记述的内容相同。”教师顺便也让学生将这两篇文章从网上找出来进行比较阅读。

但不管是否抄袭,反正后人觉得林嗣环记录的口技表演非常传神,就将它提取出来单独成文,以《口技》为标题,作为优秀文言文供人们阅读;而林嗣环的诗集《秋声诗》及其序言,反而被《口技》的光芒所掩盖了。这正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网络信息的甄别、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3)通过网络搜索,还可以查阅到有关传统技艺口技的另两篇文言文,其中一篇为《卖口技者要客肃听》,另一篇为选自《虞初续志》的《郭猫儿》。

卖口技者要客肃听

徐珂《清稗类钞》

有卖口技者,佚其姓氏,衣败絮,履脱底,尝手持抚尺往来于松江。松江某绅宴会无所乐,客请以口技进,绅欣然,则默默无对,木立于旁。绅仰首笑曰:“客能乎?”曰:“能也。”曰:“客何能?”曰:“无不能也。”绅一笑置之,命尽奏其所能。卖技者乃揖众客曰:“吾技虽贱,然不凝神肃听,则请毋奏之为愈也。”一座诺之。卖技者趋入帏,抚尺一下,阖室寂然。忽闻巨狮出谷声,哀啼病呼声,村下群犬惊惶声,狮默然喘息声,犬奔走乱吠声,狮惊吼声,逃循声,犬奋追声,村人旁观鸣掌呼笑声。至此又抚一尺,则诸声寂然,卖技者启帏出矣。

——选自 《清稗类钞》

郭猫儿

郑澍若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直挟猫儿同至寓。比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猪声,猪被*声,出血声,燖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然一声,四座俱寂。

——选自《虞初续志》

(4)沪教版语文书上与林嗣环的《口技》放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一篇蒲松龄的《口技》。通过溯源可知,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创作,成因于他其实是想要完成《秋声诗》一书,在这本书的自序里,他以“口技”相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写作缘由;而蒲松龄的《口技》一文,与聊斋志异其他短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以飨读者,作者通过写文中女子为了赚钱以口技骗人,嘲讽了世间为求利益不择手段的人,鞭挞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但是,在后面加上一段对口技少年的描写,表达了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佩服。蒲松龄《口技》一文的主旨意图,与《聊斋志异》一书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束缚的整体思想基本一致。

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篇文言文的异同,从而得出结论:

(1)蒲松龄的《口技》结尾的写法类似于相声的“抖包袱”,又类似于欧亨利的小说: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于情理之中;林嗣环的《口技》结尾重申道具的精简,收尾简洁,干脆利落,仿佛《安塞腰鼓》中的鼓点戛然而止;而《卖口技者要客肃听》只点明口技结束,用语更简。

(2)蒲松龄的《口技》是听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误将口技表演当作真的求仙问药来倾听;《卖口技者要客肃听》要求听者肃静,是人为地创造了肃静的环境;而林嗣环的《口技》和郑澍若的《郭猫儿》由于其口技的技艺形象生动又富于变化而使听者自然肃静。

(3)就描写手法来看,几篇各有侧重。林嗣环的《口技》和郑澍若的《郭猫儿》描摹声响的瞬间变化、跌宕起伏、千万种声音的混杂,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而蒲松龄的《口技》通过对话将不同身份、语调、性格特征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卖口技者要客肃听》也是真实表现各种声响俱发,但内容上较为单薄,然而优点是要言不烦地刻画出口技者自负、好强的性格特征。

(4)林嗣环的《口技》表现的是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的场景;而郑澍若的《郭猫儿》表现的是一对父子晨起喂猪、*猪、卖肉的过程。几篇有关口技的文言文都注重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来反映口技技艺的高超,都强调了道具的简单。《郭猫儿》以正面描写为主。

网上还可以搜索到一段精彩的“《口技》场景还原视频”。此视频的制作者以动画的形式模拟了课文口技所表演的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由醒再入睡的情景和一场火灾的场面,扣人心弦的原声朗读和逼真生动的画面再现相得益彰,下载后欣赏,对于林嗣环《口技》中关于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描摹可以体会得更加真切。

溯源阅读的过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表面看来,此过程几乎都没有涉及阅读课文本身,但实质处处围绕课文展开。学生通过深入探究,阅读了大量课文相关内容,不仅拓展了他们的阅读面,而且让他们对于作品形成始末、收入集子的来龙去脉有了真正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完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课文的情感也随之加深。

(图片来自网络)

三、深入领悟文本,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与主旨,此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教师提问:大家通过溯源阅读,明确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了解了文本的来龙去脉,那么我们重新思考:

1、你对文中描写的哪个场景印象最深,为什么?作者创作这段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2、既然林嗣环创作这段内容作为《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张潮又将之收入自己编撰的集子《虞初新志》,两者选取此内容的出发点是否相同?

(学生结合溯源阅读的内容,应该会深刻感知到,林嗣环将之收入《秋声诗自序》,是暗示自己的《秋声诗》也是“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摹生活、描摹秋声的意思;张潮的《虞初新志》,这部集子的标题“虞初”旧释人名﹐他是汉武帝时一个方士,后人将他当成“小说家”的始祖,虞初同时也成为了“小说”的代名词,而各种“虞初志”都是短篇小说选集,张潮的《虞初新志》所收故事的题材很广泛,其中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一般都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事件和人物,内容引人入胜。《口技》被编入其中,一定是取其“奇人奇事”这一点。)

通过溯源阅读,学生对作者和文本有了清晰的认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学生的阅读境界得到提升,课文和作者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平面的、呆板的,而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动的。

溯源阅读法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工具,利用倒推的阅读思路,将课文相关课文内容还原成一个整体,根据丰富的资料信息,在真实了解作者创作动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真正理解作者、读懂课文,对课文有个透彻的、深入的领悟。现代发达的网络资源开放,给这样的阅读方式带来了可能。

口技全文及注意事项,自学口技35种(1)

栏目热文

口技大神口诀(口技背诵技巧和口诀)

口技大神口诀(口技背诵技巧和口诀)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是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他在洞察人性方面有着敏锐的嗅觉,且精通识人术、拥...

2022-11-03 03:47:03查看全文 >>

口技训练高级技能(口技训练工具有哪些)

口技训练高级技能(口技训练工具有哪些)

欢迎来到无尾象和猫的旅行探险事务所,请随我们一起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众旅行故事吧!离开伊斯法罕的那个早上,我们终于在早...

2022-11-03 04:23:28查看全文 >>

口技  基本功(口技高啥意思)

口技 基本功(口技高啥意思)

今天摆点轻松龙门阵,来说说相声这门语言艺术。/01/起源与发展简史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同治年间由民...

2022-11-03 03:53:35查看全文 >>

口技怎么训练(嘴上功夫图)

口技怎么训练(嘴上功夫图)

流氓哨不流氓,你也能用流氓哨演奏出优美的歌曲~~ 前几天在教我家小孩子吹指哨,小孩子开始还有兴趣,可学了一会儿,无论怎...

2022-11-03 04:03:38查看全文 >>

口技必学十大技能(自学口技100种)

口技必学十大技能(自学口技100种)

《口技》复习指南一、字句解释1.京中有善口技者。关键字:善:善于;擅长。者:……的人。句译:京城中有个擅长口...

2022-11-03 03:46:27查看全文 >>

容易学的口技(新手口技)

容易学的口技(新手口技)

绝了!一人一扇一抚尺口技牛人神还原语文课文,“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初中课文《口技》你还记得吗...

2022-11-03 03:51:35查看全文 >>

怎么锻炼自己口技(口技气息怎么训练)

怎么锻炼自己口技(口技气息怎么训练)

乌鸫又叫百舌鸟,是鸫科、鸫属的一种常见黑色小鸟。乌鸫属于世界性鸟类,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广大地区。在中国,从西北的新...

2022-11-03 04:24:50查看全文 >>

口技口诀大全(各种口技教学科普)

口技口诀大全(各种口技教学科普)

大概没有哪一本名著,能像《三国演义》那样,拥有一批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嘴炮党。随便翻开一章,不定谁的一句嘴炮,就能让你虎...

2022-11-03 04:26:00查看全文 >>

练口技的基本功(口技  基本功)

练口技的基本功(口技 基本功)

​…许多人了解口技,都是从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口技》开始的。 这篇文章描写了口技艺人在宴会上的表演。在他口中,婴儿...

2022-11-03 04:17:09查看全文 >>

口技教学介绍(口技教学的基本功)

口技教学介绍(口技教学的基本功)

1 月,采用空间音频技术录制的《口技:三声万物》上线,背后是方浩然与主创团队近一年的努力演播厅中央的白色幕帐后,端坐着男...

2022-11-03 04:25:3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