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0. 学前儿童公仔测试
5.2.10..1. 适用范围:
1)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学龄前儿童公仔,长度为≤2.5″带有圆形、球形或半球形末端,能扣到简单圆柱体上(无附属物)的倒斜形状的。这包括带有能保持圆形末端的帽子或头发等装束的公仔(图1);
2)免除情况:填充公仔
5.2.10..2. 测试仪器及工具:补充测量器
5.2.10..3. 测试方法:
将测试仪水平放置,将样办在自重的作用下以严格的方位放入测试器中。
5.2.10..4. 判定:
在自身的重量作用下,公仔的圆形末端不应能通过测试器的整个深度,否则为安全性问题。
5.2.10..5. 附图

5.2.11. 足踏测试
5.2.11.1. 适用范围:在预期使用或合理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被儿童有意识地用来踩踏的产品,例如,玩具表面上较大的平面、台阶凳、或因其尺寸形状可能被用来当垫脚用途的储存箱。
5.2.11.2. 测试仪器及工具:
踩踏试验器:重59±1磅,踩踏板尺寸见附图。
5.2.11.3. 测试方法:
3-5秒内将重59±1磅的踩踏试验器水平放于测试表面,再持续10秒。
5.2.11.4. 判定:
测试后,产品必须无安全性问题,如规格书要求评估可靠性,则不可出现可靠性问题。
5.2.11.5.
附图

5.2.12. 表面涂层粘附力测试
5.2.12.1. 适用范围:
1)所有印刷,喷涂,热烫,真空电镀或移印的可接触表面;
2)纸类产品、纺织物;
5.2.12.2. 测试仪器及工具
1)介刀(刀口状态良好);
2)钢尺或其它硬金属制成的直尺,以保证直线切割
3)#810胶纸—客方未要求的产品;
4)#893胶纸--适用Mattel及客方指定产品;
5)铅笔上的橡皮擦
6)软毛刷
5.2.12.3. 测试方法:
1)测试前,所有涂层都须完全干燥,干燥时间性因涂层种类而异,但至少在常温下自然干燥24小时;
2)如果面积达到或超过0.5×0.5″且表面平整光滑,则按下要求刻划平行线;
a.刻划9条间隔1/16″(1.59mm)穿透涂层的直线索;
b.垂直于上一组并行线,再划9条间隔1/16″(1.59mm)的并行线;
c.刻划好后,用软毛刷轻扫残留的涂层碎片/条;
3)如面积小于0.5×0.5″(1.27cm×1.27cm)或粗糙、弯曲、不规则,则不需要在表面涂层上划网格,直接进行测试;
4)将胶带的头2″不用,再以稳定的速度取下一条约3″长(75mm)的胶带;
5)把胶带的中心放到网格上,并用手指轻轻展开,为确保胶带能与涂层良好的接触,用橡皮擦摩擦胶带,胶带下着色须显示接触良好;
6)以#810胶纸测试的,则放置30~90秒钟后,将胶纸以45°角方向快速地扯脱;
7)以#893胶纸测试的,则放置60~120秒钟后,将胶纸以180°角方向快速地扯脱;
8)测试后,检查涂层是否有剥落导致露底。
5.2.12.4. 判定:
1)测试后移印部位要在距离20″(50.8cm)的距离能清楚辩认;
2)其它上色方式的部位,测试后必须没有涂层脱落的现象(由划痕产生的除外)。
5.2.13. 贴纸粘性测试
5.2.13.1. 适用范围:粘贴在产品(不包括布类或毛绒)及包装上的标签贴纸。
5.2.132. 测试仪器及工具:810#胶纸
1.1.2.3. 测试方法:
1)如是用于水中玩的玩具,则在测试前需在预期使用的水中浸24小时后取出干燥;
2)对于不会在水中玩具耍的玩具,则在测试前,样办分别经常温、老化、潮湿处理;
3)将810#胶纸贴在待测试的贴纸表面至少2″长度,并用手指排尽胶纸下的气泡,如果贴纸长度小于2″(50mm)则完全覆盖贴纸;
4)30~90秒后,以垂直贴纸表面90°的方向快速拉脱胶带。
5.2.13.4. 判定:贴纸有粘性的一面随测试胶纸一起脱离粘贴表面为不合格。如贴纸只是上下分层,则可接受。
5.2.14. 冲沙测试
5.2.14.1. 适用范围:
1)户外玩具;
2)PVC制成的含在嘴里的玩具,或具有饮食器皿特征 的任何玩具或玩具部件
3)玩具枪
5.2.14.2. 测试仪器及工具:
1)冲沙仪(见附图):导管必须牢牢地垂直固定在可以装约25磅沙的容器上面。容器上有一个45度角放置样本(有涂层的样本)的支架.该支架放置的位置应能使导管正对在样本被测试表面上方。令导管和样本的最短距离为1±0.1″。
2)沙:经过5分钟的连续筛选, 不能有超过15%的颗粒留在20号(850mm)筛上,也不能有超过5%的沙穿过30号(600mm)筛孔。沙用完50次就要更换。
5.2.14.3. 测试方法:
1)将规定量的沙粒每次以2公升的量倒入漏斗,沙粒量见下表:

2)将样品置于冲沙仪出口下方,距管口1″,并保持与沙流方向成45°角;
3)抽出塞,让沙粒自由流下;
4)流完规定的沙量后,检查样办表面,记录试验结果。
5.2.14.4. 判定:
测试完之后,被测试面不可出现露出底色。
5.2.15. PVC硬度测试
5.2.15.1. 适用范围:所有软胶产品
5.2.15.2. 测试仪器及工具:TYPE A硬度计、介刀或剪刀
5.2.15.3. 测试方法:
1)在被测试件上选择一个厚薄均匀的平面;
2)在选定平面上剪下长宽为5mm的四方形胶块,如厚度不够6mm,则在此部件的其它部位剪取相同尺寸及厚度均匀的胶块与之重叠,可用三块或以上直至达到6mm以上的厚度;确定后,将样办放于硬的平板上(搪胶件一般测内表面的硬度),如:玻璃、平钢块;
3)将硬度计指针归零,然后将硬度计以适当力量慢慢垂直下压,使硬度表底脚平面刚好贴紧被测量胶件平面;
4)压至样办平面后1秒钟内读取指针所指的最大硬度刻度;
5)在同一样办的不同测试点,再重复2)、3)、4)项两次;
6)将同一样办取的三次数据,取其平均值为此样办测试的硬度。
5.2.15.4. 判定:
若超出该产品要求的硬度规格范围,则不合格。
5.2.16. 搪胶件生熟测试
5.2.16.1. 适用范围:所有搪胶产品。
5.2.16.2. 测试仪器及工具:亚司通,夹钳。
5.2.16.3. 测试方法:
1)将样办切开,选择最厚的区域;
2)将待测样品弯折,使其内表面向外;
3)用夹钳夹紧样品,以保持弯折的状态;
4)在测试样品内表面的折叠线上涂上一层(约2~3滴)亚司通溶液;
5)等待3分钟,检查测试表面。
5.2.16.4. 判定:
样本测试表面若有可见的裂纹,则按以下判定:
a.产品的适用年龄为3 ,则判为可靠性;
b.产品的适用年龄为3-,则判为安全性。
5.2.17. 橡胶耐磨测试(擦油测试)
5.2.17.1. 适用范围:
1)所有玩具或部件,但不包括镜面物体及织物,其可接触的印刷、喷油、植毛、电镀或标签等表面;
2)免除情况:Mylar镜子,布类部件;
5.2.17.2. 测试仪器及工具:
1)Eberhard Faber #400橡胶擦笔:擦笔的橡胶圆头必须外露出约0.25″;
2)重量基子:1.70±0.25磅的;
5.2.17.3. 测试方法:
1)选定被测试物体表面及确定此表面必需干燥;
2)擦胶笔垂直于测试表面并加上1.7±0.25磅的重量基子;
3)以笔尖垂直于测试表面来回磨擦同一测试面5次,磨擦长度至少移动2″,如果表面小于2″,则测试整个样办长度;
4)测试表面的涂层不能被擦胶笔擦掉,检查涂层有否露底色。
5.2.17.4. 判定:
表面涂层不能被擦掉导致露底。
5.2.18. 声压测试
5.2.18.1. 适用范围:
1)所有可产生声音的产品;
2)但不包括须通过儿童吹气才能发声的玩具,例如口哨和其它吹风乐器;
3)依赖于孩子的力量才能发声的玩具(摇铃玩具和挤缩玩具除外),例如敲击乐器,钟,等等;
5.2.18.2. 测试仪器及工具:
1)B&K2238声压计或B&K公司相同类型声压计;
2)标准台-木制的台,台面厚为40-100mm,面积约为0.5m2,台的高度大约为0.75m;
3)直尺;
4)静音房:待试样本的周围39″(1m)内无硬面(如墙壁,天花板,地板或其它更大的阻挡物);环境的声级比被测的发声装置至少小于10dBA。
5.2.183. 测试方法:
1)除非另有要求用外电供电测试外,电池操作玩具须用新电池供电测试;
2)测试声音方向,除非另有规定外,需选择发出声音最大的方向来测量;
3)测量时,仪表的档位应该设定到FRONTAL模式;
4)在测试之前仪表应选用校准器对仪表进行校准;
5)将被测量产品在标准台面放稳,确保产品离周围距离至少1m;
6)将被测试产品发声最大方向正对住声压计的麦克风。除非另有规定外,距离为9.8″;
7)设定好声级计,触发产品发声,测量声音dB;
5.2.18.4. 判定:
如超过产品规格要求的可靠性规格,则判为可靠性缺陷;
如超过安全性规格,则判为安全性缺陷。
5.2.19. 电池盒测试
1.1.5.1. 适用范围:带有电池盒的产品
5.2.19..2. 测试仪器及工具:
1)直钢丝:直径为0.5mm(0.02″)及长度至少为25mm(0.98″)。
2)假电池:符合ANSI C18.1M,Part1-2005及IEC 60086-2要求的尺寸。
3)万用表:电流档必需能测量至20 Amperes。
5.2.19..3. 测试方法:
1)测试前样板的预处理:
a.抛掷、冲击和推翻测试
b.扭/拉力测试
2)直钢线测试:
尝试用直钢丝将不同电压的部件短路。如果不能清楚地看出不同电压的两个部件之间是否已经短路,可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流动。用直钢丝探测时适用下列规则:
a.应用直钢丝前要将电池(用直径最小的假电池)安装好,但不可封上电池门;
b.可分离部件可能需要打开或取下来;
c.钢丝长度的选择应使不同电压的部件发生短路情况的可能性最大,或可使用多种长度的钢丝,但每一次只能使用一条钢丝;
d.不要用力将钢丝放置于任何部位,如果遇到阻力,则停止;
e.直钢丝可伸入电池盒中,如果这种方式可能产生短路;
f.探测能容纳钢丝的任何孔(或洞),但不要将钢丝投入包围物中的孔(或洞)中;
g.如有两个以上地方可短路的话,分别将其短路做测试;
3)电池正反装测试:确定适用的电池型号(AAA、AA、C、D),以此型号的假电池(大、小尺寸)分别进行正反向试装;
4)标识与说明:检查电池盒内或盒上的标明(包括电池型号、正负极、电压标识)是否正确与完整;
5)3岁以下电池操作的玩具,则需要进行§5.2.20电池漏液保护测试;
5.2.19.4. 判定:
1)直钢线测试:不能有任何短路现象;
2)假电池正反装测试:
a.正向装入电池盒,假电池必须良好接触正极电池片和负极电池片;
b.反向装入电池盒,假电池的负极不可接触到正极电池片;
3)标识与说明:
a.在电池盒内或盒上要标明电池电压(单位:V);
b.如果有多于一个的电池被使用,极性也应标识,应在电池盒内外适当的地方标识电池的实际尺寸(即AAA、AA、C、D)或按比例缩小的电池形状及其电压(单位:V);
4)结构要求:
a.纽扣电池和R1电池要借助工具才能接触,除非盒盖在至少同时用两个独立动作之后才能打开;
b.3岁以下的玩具,电池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应是不可触及的,除非电池盒盖在至少同时用两个独立动作之后才能打开;
c.充电电池不论玩具怎样放置均不应泄漏,电解液应不可触及,即使使用工具打开帽子或类似部件。
5.2.20. 电池漏液保护测试
5.2.20.1. 适用范围:所有3岁以下电池操作的玩具,但不包括纽扣电池和充电电池玩具。
5.2.20.2. 测试仪器及工具:一个容量为5.5ml,最大精度为0.1ml的试管
5.2.20.3. 测试方法
1)提前预处理样办做以下测试,且一个样办只做一种测试:
a.坠落、冲击各推翻测试方法指引
b.压力测试方法指引
c.扭/拉测试方法指引
d.模拟老化及储存测试方法指引
e.针对带垫圈的电池箱,需在室温下襬放预处理24小时;
2)打开电池箱,使电池箱面朝上;
3)在电池箱每个端点(即电池两个末端的摆放位置)分别注入规定的水(见下表),一次只能注入一个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