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莱斯托夫效应的危害(尼别科夫效应)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4 14:02:2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文|好孕姐

闺蜜前不久刚生的二胎,因为老大已经是儿子,这胎想要个女儿,可她*后加的孕妈群,群里一共60多位宝妈,在闺蜜生之前,陆续有人报喜,10个里面七八个都是男孩,当时闺蜜还忐忑,表示各种担心,没曾想她家老二出生后果然又随大流“扎堆”了,还是个男孩。


莱斯托夫效应的危害,尼别科夫效应(1)


前几天还看到有网友留言,也是生孩子扎堆生的问题。网友表示,她原来的单位,十年生了十八个孩子,十七个男孩。这些人网友也都认识,所以也知道没有人在孕初期做性别鉴定后流产的。连他们处长(大老爷们)都纳闷,写了个报告,说他们的工作环境有问题。网友说她弟在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八成职工生的都是女儿。这生男生女扎堆凑热闹的事情,真不知道是纯属巧合还是背后有什么“玄机”。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少人都亲身经历过,或者身边人经历过自己也都有听说。不得不说,对此很多人都是有疑问的,这生孩子怎么还扎堆呢?为何孩子在性别上也喜欢凑热闹。“莱斯托夫效应”了解下,未必是迷信。


莱斯托夫效应的危害,尼别科夫效应(2)


“莱斯托夫效应”

莱斯托夫效应,是前苏联心理学家莱斯托夫提出来的,大意指的是特殊的事物才更容易被人牢记。莱斯托夫表示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很多,面对海量的信息时,不少人就会被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潮弄得晕头转向,没有特色和价值的信息根本进入不了大家的视野和头脑。

这时候一些有特色,与众不同的信息就很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这些信息被人们记住之后也不容易被遗忘。于是有人就用这个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上面的问题,生孩子的时候没有扎堆生的现象也是很多的,只不过因为那些事件很正常,所以人们经历过也就不记得了。

相反,生孩子时扎堆生的现象就显得不那么正常,正是因为如此,给事件本身增添了某些神秘色彩,也才更容易被人们牢记,并且口口相传。


莱斯托夫效应的危害,尼别科夫效应(3)


此外,因为受一些人为干预的影响,类似如人们某一时期会更想生男孩或者生女孩,于是采取一些极端措施,也会导致生孩子的时候出现扎堆生的现象,不过这方面在医学是不允许的。

不过也不排除有时候人们确实会经历一些扎堆生的场合,那又是为什么呢?对此医学上给出的解释是纯属巧合,多半是没什么依据的。正是因为某些巧合导致了类似这样事件的发生,再加上“莱斯托夫效应”的存在,人们加深了对类似这样事件的印象,并且对此的记忆保存的时间还比较长。所以才让人们感觉那么多产妇生孩子的时候都是扎堆生。

产妇生孩子为何性别总扎堆?莱斯托夫效应多半可以解释,你都了解了吗,这可未必是迷信。

-----------------------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

栏目热文

麦克林托克效应是什么(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麦克林托克效应是什么(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往往没有合理的解释,比如在大学宿舍,长时间住在一起的女生来大姨妈的时间通常会集中在一起,但没有在一...

2022-11-04 14:22:32查看全文 >>

你知道麦克林托克效应吗(麦克林托克效应是真的吗)

你知道麦克林托克效应吗(麦克林托克效应是真的吗)

本文专家 /郭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治医师)不少女性朋友会有这样的困惑:和室友住一起久了,只要有一个人来“大姨妈...

2022-11-04 14:16:08查看全文 >>

麦克林托克研究思路(麦克林托克成为科学家的条件)

麦克林托克研究思路(麦克林托克成为科学家的条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撰文称,他们新研制出的一种深度学习人工智能(AI),首次在没有任何...

2022-11-04 14:29:40查看全文 >>

麦克林托克提出的理论(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理论)

麦克林托克提出的理论(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理论)

“龙生龙,凤生凤”说明了遗传的特性,而决定遗传的物质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20世纪上半叶,遗传学家一直认为决定各种性状的...

2022-11-04 14:08:58查看全文 >>

麦克林托克给我们的启发(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事迹的感想)

麦克林托克给我们的启发(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事迹的感想)

作者:毛文婧 程着化学家鲍林怎样揭示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秘密,进而首次提出了“分子疾病”的概念?“玉米夫人”麦克林托克何以能...

2022-11-04 14:17:03查看全文 >>

阿林托克效应(阿斯特马克效应)

阿林托克效应(阿斯特马克效应)

镶白旗头佐户口数目(8)本佐领为新满洲莫尔哲勒氏音德恩家族的世管佐领(1)佐领常申28岁,其寡母61岁,妻子34岁,大女...

2022-11-04 14:18:28查看全文 >>

维尔托夫效应(切尔科夫效应是什么)

维尔托夫效应(切尔科夫效应是什么)

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里,有很多关于它的争议,这些争议中有关于大师的,诸如卓别林和基顿谁才是默片时代的王者,有关于电影的,诸...

2022-11-04 14:41:06查看全文 >>

克服弗洛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模棱两可)

克服弗洛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模棱两可)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杨耕内容提要:社会“科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并不是严...

2022-11-04 14:04:59查看全文 >>

麦克利托克效应(莱斯托夫效应事件)

麦克利托克效应(莱斯托夫效应事件)

Maximilian [男子名] 马克西米利安。来源于拉丁语,含义是“最大的(the greatest) 昵称Max。 ...

2022-11-04 14:01:17查看全文 >>

普鲁托效应(托克维尔效应是什么)

普鲁托效应(托克维尔效应是什么)

高博/科技日报不久前,国外两位天文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太阳系中“时隐时现”的第九大行星,很可能是一个原初黑洞。太阳系里有一...

2022-11-04 14:10:2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