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6 02:18: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军武次位面】:路芷

我国和苏联真的算得上一对相爱相*的国家了,从50年代的"中苏友谊万岁"的蜜月期,再到六七十年代随时可能爆发核大战,再到现在的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无不说明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不过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中苏第一次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不是在珍宝岛,而是在1929年于东北爆发的中东路战争。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1)

既然叫中东路战争,那么肯定要先说说中东路。中东路是俄罗斯的说法,就是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强行修建的东西从绥芬河至满洲里,南北从旅大至哈尔滨的铁路。中东铁路控制了整个东北的命脉,日俄战争结束后,长春至旅大段的铁路又划给了日本,称为南满铁路,由日本单独控制。但北边的铁路因为列宁宣布放弃一切在华特权的原因,已经改为了中苏合营。不过因为在种种方面上的意见不合,中苏在此问题上有了冲突。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2)

而奉系和苏联有了矛盾,最开心的莫过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南京方面便开始鼓吹苏联对东北的威胁之大,东北的某些贪腐之人也看上了收回中东路对自己的好处,极力支持强行收回铁路,鼓吹苏联不堪一击。而少帅张学良年轻气盛,希望做这么一件事来为国争利,于是不顾张作相等人的劝阻,开始强行收回铁路沿线的各种设施。苏联方面一开始妥协退步,希望商谈解决,但反让张学良感觉苏联方面是软弱无能。这时蒋介石开始火上浇油,向张学良发密电,指示张学良立刻搜查苏联哈尔滨领事馆进行"赤化活动",抓走了包括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在内的39名苏方领导。这就是事件导火索——五二七事件。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3)

事件发生后,苏方一方面表示希望更多的让权来使奉系继续合作,一方面加强了远东中苏边界上的军事力量。而奉系也针锋相对,在中苏边境大量屯兵。7月10日,张学良和蒋介石在北平会见,蒋介石对张学良收回铁路,驱逐所有苏方人员表示"支持",并表示一旦中苏开战,南京政府将"出兵十万,出资几百万银元"。有了南京的"支持",张学良便开始扩大事件了,7月10日,东北军解散了一切苏联机构,驱逐逮捕了二百余名苏联公民,收回了中东铁路一切设施。11日,苏联表示希望和平解决,但奉系并未理会。13日苏联向中国提出了三日最后通碟,18日提出第二次通碟并和中国断交。南京方面认为苏联不会出兵,就算出兵日本也不会坐视,于是继续向奉系打气采取强硬措施。

于是七月底到八月初,中苏从小范围交火终于变成了战争。1929年8月6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成立了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司令员为瓦西里·布柳赫尔(加伦),司令部设在哈巴罗夫斯克。下辖3个步兵师(太平洋步兵第1师、阿穆尔步兵第2师、外贝加尔步兵第35师)、1个骑兵旅(库班骑兵第5旅),后增加了布里亚特蒙古独立骑兵营,总兵力号称有3万人之多。远东区舰队的3个舰艇大队的浅水重炮舰和各类炮舰共14艘,1个扫雷舰分队,1个航空分队的14架作战飞机,以及1个海军陆战营。由于这是当时东北易帜后的中国第一次受到外国的武力攻击,蒋介石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通电全国要求抵抗到底。但却不派一兵一卒,而中国一方,张学良率领的旧奉军为主的东北军总兵力虽有27万人之众,但为了维持治安和防卫满洲南部,能用来对苏作战的人只有10万人左右。战事爆发时,东北军在一线兵力约为6万人,但是准备仓促。负责中东路东线护路军的是吉林军的旅长丁超。所以战争爆发,虽然小规模战斗居多,但东北军依旧损失惨重。到了十月份冲突接连不断,发生大小战斗100余次,苏军侵入中国内地百余公里。进入11月,战事升级,主要有扎赉诺尔战役、满洲里战役、海拉尔战役三次战役。苏军占领了满洲里和海拉尔,第15旅被苏联军队包围,大量军官逃往日本领事馆,全旅向苏军投降。据苏方记载,在达赉诺尔和满州里的战斗中,中国军队1500人以上战死、9000人以上被俘,而苏联方面则死亡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4)

仗打成这样,张学良自然是没有了自信的本钱,决定停战议和,和平解决中东铁路冲突。经过谈判,12月3日东北方面与苏联在双城子签订了《停战议定书》。5日,蔡回沈阳报告。12月6日,东北政委会决定承认《停战议定书》,并派蔡运升为正式会议代表。1929年12月20日,在国民政府明确指出未授权蔡运升签约的情况下,蔡运升在伯力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协议规定两国立即息争,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合办,苏军尽速退出满洲里,彼此释放所俘军民,重设领事馆。议定书恢复了苏联在1929年7月10日以前在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12月底,苏军开始撤军,但继续占领黑瞎子岛等中国领土。从1930年12月4日至1931年10月7日,国民政府派莫德惠与苏联交涉,先后就中东铁路问题举行过25次会议,始终未能取得结果。但对于《伯力协定》的签订,南京政府一直持反对态度,蒋介石本人也是不同意的,并称以张学良为首的地方代表无权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少帅真的是打了败仗还要背锅。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5)

这场仗看似规模和影响都不大,但却深刻的影响了日后的国际格局。这场战争让关东军看到了东北军的外强中干,极大的刺激了日军吞并东北的决心。也让张学良对自己的冲动和力量的渺小产生了认识,使他在面对九一八事变时对自己的军事力量产生了怀疑,寄希望于通过南京政府的支持和与日本方面的协商解决,不过日本不是苏联,南京也不想帮助奉系,这让东北的大好河山毁于一旦。也可能是因为这样,张学良一辈子都不想提起中东路战争,1990年,张学良向唐德刚口述了自己的一生,整理后正式出版。该书7万多字内容中,关于中东路只有139个字,这是他一生的痛。

东北易帜的直接原因,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6)

栏目热文

张作霖不死东北会易帜吗(张作霖不死东三省会不会独立)

张作霖不死东北会易帜吗(张作霖不死东三省会不会独立)

前几天是918事变89周年,市区又响起了一年一度的防空警报声,后来几个好友闲聊时,谈起了918事变,有个老友问了我一个问...

2022-11-06 02:09:26查看全文 >>

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东北百姓评价张作霖)

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东北百姓评价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皇姑屯火车站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史称皇姑屯事件。这位“东北王”,白手起家,逐步成...

2022-11-06 02:05:25查看全文 >>

杨宇霆为什么反对东北易帜(杨宇霆的后人)

杨宇霆为什么反对东北易帜(杨宇霆的后人)

1929年1月18日晚,大帅府,老虎厅,突然六声枪响打破了宁静的夜晚,随着枪声消散,两个对东北至关重要的人物落下了帷幕,...

2022-11-06 02:07:16查看全文 >>

张作霖死前预兆(张作霖临死三句话)

张作霖死前预兆(张作霖临死三句话)

文|黄金生1926年12月1日,在北伐军捷报频传的同时,北方的天津蔡园内张灯结彩,气象万千。身着大礼服,手戴白手套的张作...

2022-11-06 02:01:56查看全文 >>

如果没有东北易帜会怎样(张作相晚年谈张学良)

如果没有东北易帜会怎样(张作相晚年谈张学良)

我个人觉得,如今张作霖能有这般声誉,全是因为他死的刚刚好。倘若张作霖在皇姑屯并没有被炸死,那对于东北的命运来说,并非是一...

2022-11-06 02:05:10查看全文 >>

张作霖死前照片(张作霖死前有征兆)

张作霖死前照片(张作霖死前有征兆)

导读张作霖作为东北三省的“东北王”曾拒绝为日本人开矿、设厂和在葫芦岛建港等无理要求,日本人可不吃张作霖这一套,作为世界最...

2022-11-06 02:24:45查看全文 >>

简短的说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东北易帜对不对)

简短的说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东北易帜对不对)

  “辽宁”成为省的名称,到本月已经整整80年历史。3月17日,为取本溯源“辽宁”两字的成因及其含义,记者采访了收藏家詹...

2022-11-06 02:07:19查看全文 >>

如何评价东北易帜(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

如何评价东北易帜(东北易帜的评价和影响)

说到东北“易帜”,不能不立刻想到张学良。张学良,字汉卿,人称少帅,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从19岁起就随其父驰骋疆场,历...

2022-11-06 02:14:02查看全文 >>

高纪毅回忆处死杨宇霆经过完整版(高纪毅口述视频)

高纪毅回忆处死杨宇霆经过完整版(高纪毅口述视频)

1929年1月10日晚,杨宇霆下班回家,听说有帅府请他去打牌的电话,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谁料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

2022-11-06 02:40:17查看全文 >>

东北易帜的历史意义(东北易帜的国内外背景)

东北易帜的历史意义(东北易帜的国内外背景)

1928年12月29日,东北王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中央政府统治。由此,地方军阀中实力最强的奉系军阀,彻底倒...

2022-11-06 02:43:5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