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入群体对不同类型消费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将消费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
生存型消费以满足基本生存所需为目的,主要包括食品支出(剔除外出就餐支出,加入自产农产品市场价值)、衣着支出(全年家庭成员购买衣物总支出)、基本家居、交通费用、通信费用;
享受型消费以满足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为目的,包括家居升级、汽车、文化娱乐支出、高蛋白与健康饮食、外出就餐与旅游支出、美妆、美容、医美、家政服务支出等;
发展型消费聚焦人力资本的投入,主要以满足人们增强智力或健康的需要为目的,包括家庭教育培训总支出、健康、医疗支出等。
低收入群体生存型消费仍存在提升空间。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调查数据,2018年,食品、家庭设备日用品和住房是对消费不均衡贡献最大的三个分项,分别贡献了消费基尼系数的24%、22%和20%,而衣着(5%)和交通通讯(8%)对不均衡的贡献则较小。和2012年相比较,食品和家庭设备日用品对消费不均衡的贡献降幅较大,分别为5和4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结构改善
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升、渠道多元化以及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逐步向着更高级的方向转移,而消费升级的具体体现,是消费者对于消费品品质和质量重视程度的提升。以电器消费为例,据数字100发布的《2021年电器消费满意度调研报告》,消费者选购电器产品最看重的因素是产品是否为正品行货,占比63%,而重视产品是否为正品是消费者重视品质和质量的直接体现;相比价格,绝大多数消费者更看重产品质量,占比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