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图
“孔雀明王”的故事知多少
在中国敦煌莫高窟里,有孔雀明王的壁画;在四川安岳的大足石窟,更有一座两层楼高,极庄严、宏伟的彩色孔雀明王像。孔雀明王的画像在八世纪的时候由中国传到日本,日本有一本著名的漫画,叫《孔雀王》,就是根据密宗孔雀明王的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也被拍成了电影。
莫高窟第205窟孔雀明王(图片来自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是密教本尊之一。孔雀明王共四臂,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所持四物中,莲花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调’是调理的意思,调理身体健康,心态平和清净。‘伏’是降服的意思,降伏住自己的坏习气,明了道理后加以修正。),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此明王有二种座,白莲座表示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示降伏。
根据《孔雀明王经》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位莎底比丘遭到毒蛇咬螫,不胜其苦,当阿难向佛陀禀告之后,佛陀于是教授一个可以消除鬼魅、毒害、恶疾的修持法门,这就是《孔雀明王经》的主要内容。在当代,孔雀明王的信仰文化,与重视医疗、环保等议题息息相关。
延伸阅读:
此前“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在河南博物院国宝特展厅展出
长信宫灯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此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个部分组成。全身九处铭文共计65字,因灯座底部铭文“长信尚浴”而得名长信宫灯。它的整体造型为一个曲裾深衣的汉宫侍女,跣足而坐,神态安然,左手执灯,右臂上扬,袖口自然下垂,烟灰通过右臂吸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
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1993年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作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的贾湖骨笛曾在河南博物院国宝特展厅亮相
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的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的一处重要遗址。贾湖骨笛出土于1987年春天,贾湖遗址的第6次发掘。考古人员在清理第282号墓时,发现墓主人左股骨内侧放置的1支完整无损的“穿孔骨管”。管身上有7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按音孔和一个不知有何作用的小孔;左股骨外侧,还放置着一支断成3节,并打了6组缀合孔的同类器。
考古人员研究发现,贾湖骨笛是用鹤类的尺骨做成,磨制出精细的7孔。在第6孔与第7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7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这些骨笛有两个八度的音域,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意味着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中原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乐曲,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同样不在话下。贾湖骨笛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甚至变化音,它以事实证明中国传统音乐并不只有五声音阶。
(本文图文据河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及媒体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