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家在吃的方面越来越讲究了,都在追求绿色和健康,人最大的本钱就是身体,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另外生活环境对身体状况影响也很大,比如国内北方很多的城市每年冬季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会引发哮喘病、肺气肿、支气管炎、鼻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治理空气污染的呼吁声越来越高涨,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国家的政策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对于开车来讲,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越来高,为了改善乘车环境,很多车主加装了车载空气净化器,这也是出于自己身体健康着想。要知道车内的异味不少,咱们要想去除车内异味,首先必须找到异味的来源才行,接下来看看车内异味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汽油味
汽车尾气排放是当前空气污染的最大祸首之一,对身体有害是个不争的事实。车内弥漫着汽油味,除了味道难闻/有损健康之外,也会加重驾驶员的心理负担(麻麻呀,会不会是油箱漏油呢……)。
车内汽油味的来源,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如果冷车启动时,汽油味在打开车窗通风一小会就消失了,那就是正常现象,因为车辆刚启动时,发动机没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燃油就会出现燃烧不完全现象,多余的燃油就会排出,汽油味通过车厢的缝隙传入车内,另外外界车辆的汽油味也会传入进来。不正常的情况下,车内的汽油味会长久不散,这时候不要再继续行驶了,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检查车辆没有漏油等异常现象。
空调滤芯
在车辆保养中,三滤的更换是必要的,可是有些车主朋友,自以为空气滤芯和汽油滤芯对车辆行驶、油耗有关,就格外注重,而空调滤芯就不那么在乎,抱着能省就省的态度。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空调滤芯作为车内与外界的一个换气通道,如果长期不更换的话,它上面会积压很多用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粉尘等,当你打开空调或者外循环功能的时候,这些附在空滤上的有害颗粒就会从出风口进入车内,这些颗粒上滋生了较多的细菌,飘入车内对身体是具有潜在危害的。
出于自己的健康着想,一般的家庭用车,建议空调滤芯一年至少要换一次,如果行车环境恶劣,一年更换两到三次也很正常。别省了小钱,让身体遭殃,得不偿失。
杂物箱
汽车内大大小小存放物品的地方有好些个,后备箱、前排储物箱、四个门的储物格、杯架等,这些给我们的出行携带行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是有些车主朋友们不注重车内卫生,长时间不清扫储物格,任里面的垃圾自生自灭,如果碰到豆浆牛奶、鸡蛋和一些零食散落在储物箱里,时间一长就会发霉发臭,要避免车内储物箱产生异味,就要靠车主自己,平时不要把食品以及有异味的东西长期放置在车上,定期清理车内卫生,发现脏污及时清理。
乘客不文明行为制造异味
去年10月份重庆公交坠江事故震撼了全国,就因为错过站引起的纷争造成15人死亡,事后很多人谴责那位女乘客,这位女乘客的行为有悖于一个合格的乘客身份,同样作为一个合格的司机,要遵守行车规则。还是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乘车不文明行为每天都在上演,有些不文明行为还会给车内制造异味,比如抽烟、脱鞋、随地吐痰、吃异味食品等,另外车内的座椅上必然会残留乘客的汗渍,如果座椅套长期不清洗的话,日积月累这种酸臭味就更浓。这些异味组合在一起,严重的话会让你产生呕吐、恶心。
内饰材质本身散发的异味
新房刚装修完,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大部分人都会等房子透几个月时间再入住,期间还要放些柚子皮、活性炭等除味物品。汽车也一样,尤其是新车的味道更浓,因为车内的材质基本是塑料件、各种粘合剂、皮质等,这些材质经过封闭/阳光暴晒,就会产生异味。内饰材质越次,异味就更大,对乘客的身体伤害也就越大,平时开车的时候要注意车内通风,早上起来开车,因为车内封闭了一个晚上,为了尽快把车内的浊气排出,应该把车窗打开通风,这样可以减少浊气的吸入。
焦糊味
当你在开车过程中,闻到一股烧焦味,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种异常很大可能就是车辆出故障所致。这种异味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塑料烧焦的味道,这时候首先要检查电线情况,很可能是电器短路/电线过热所致;还有一种是橡胶烧焦味,产生这种异味主要由轮胎过热、刹车片/离合器过热等异常因素造成,在这里说下,出现轮胎散发焦味的话,先检查下自己的手刹有没有放下,手刹没松就踩油门往前冲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新手司机身上。
最后
汽车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车内乘客的身心健康,出现异味,咱们不能抱掉以轻心的态度,要找出异味源,及时处理。有换俗话叫做“防患于未然”,要想让异味尽量少发生,各位车主朋友平时要养成勤清洗、勤保养以及规范自己的操控行为。
如果觉得D哥说得是那么回事,还请多多关注,你们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同时也欢迎大家留言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