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港阔水深的香港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这时附近的疍民们仍余2000多人,其中就有霍英东的祖先。
但霍英东究竟祖籍何处,霍家祖先又是何时来到香港这块处女地的,这两个关乎归属感的问题却始终无解。
后来,发迹的霍英东请来语言学家,与之交谈,请对方判断自己的口音出自何处,学者给出一个模糊的地标:番禺。
再往后,霍家发迹,霍英东出资大修祖坟,从中挖出一块石碑,上书模糊的“番禺”二字,霍英东这才确认家族籍贯是广东番禺。
众所周知,香港是因梦而生的小岛,能让冒险家们一夜翻身,也能让他们输掉性命,霍家的祖先相比赌王家族,差的或许只是大时代里的一个风口。
△右一为霍英东
不过,日后发迹成为红顶商人的霍英东,在某种程度上就充当了自己和霍家的风眼。
1923年5月10日,疍民后裔霍英东出生在香港,这时仍然在从事水运的疍民们有一个别称:艇户。
霍英东在家排行老四,有二兄一姐。原本霍氏一族有早就定好的取名规则,“和茂盛发达,耀好应联兴”。
△青年霍英东
不过霍英东的父亲霍耀容打破了这个规则,起初的霍英东还有个别名,官泰,取其官运亨通的好意头。
能上岸安家,对在水上游荡过的霍氏一族来说是十分奢侈的梦想,如果能官运亨通,绝对是好顶赞。
没有少年时环绕周围的仆从保姆,也没有遍布港九的别墅物业,霍英东的出身比不得破落阔少何鸿燊。
不管任何时候,吹什么方向的风,漂泊无依的小市民们永远是最容易因此陷入贫穷的。
日后,不论谁来写千亿身家的霍英东,从哪个刁钻的角度切入,这段童年贫困都有一个统一的烙印:六岁之前的霍英东,从未穿过鞋子。
1930年,霍英东七岁,艇户一家连遭重创,先是两个儿子因为风灾翻船坠海溺亡,身患淋巴癌的霍父受到刺激,重病之后求医无门,最终在年内过世。
霍耀容过世后,霍母带着霍英东和两个女儿上岸生活,彻底抛弃了艇户们赖以为生的小船,住到了湾仔的贫民窟石水渠街。
△如今的香港石水渠街
到这里,先祖曾在水上飘荡过的疍民之子,终于又上了岸,即便这次充满了抛家舍业的悲伤意味。
--------02.失学青年的五百种谋生方式--------
1936年,13岁的霍英东在帆船同业义学和敦梅小学辗转就读后,考上了香港的老牌男校皇仁书院,成了何鸿燊的学弟。
彼时霍英东的某种觉悟就初露头角,他把最初的名字“霍官泰”,改成了如今的“霍英东”,取其“英挺地站立在世界东方”之意,可以说是相当计划通了。
在皇仁书院就读的几年,霍英东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阴影,还是个穷书生的他甚至可以说毫无发迹征兆,课余时间还要跑回家帮妈妈打杂记账。
“这种紧张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竭,甚至神经衰弱;但这对我又是很好的锻炼,即便走出社会后有很多艰辛和繁重的工作,我自己都可以从容面对”。
凡此种种,都让霍英东日后回忆校园生活时,最常说那四个字:筋疲力竭。
1941年,皇仁书院有三个年轻人被迫中断了学业。此时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日后会成为名震香江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