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与过虚拟偶像制作的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在项目准备阶段,到在中后期才会进行动捕员招募,并且是按照已有的人设,寻找匹配的中之人。此时大框已定,中之人前期的作用只是执行者。
但项目上线后,一个虚拟偶像能走到顶流位置,受到万千喜爱,中之人绝对功不可没。身为项目工具人,却同时是角色灵魂的中之人,应该拥有怎样的待遇,成为了掏钱资本的“心病”。
虚拟背后,依然是残酷的现实
本次事件粉丝们的怒火,是被网传的中之人“7k~11k 1%抽成”的月收入所点燃。这个收入,别说跟演艺圈的明星比,就算跟同在字节的程序员比也是不够看。
粉丝认为,中之人的报酬与付出并不匹配。作为国V圈顶流背后的功臣,中之人却只能用两千元的手机、穿几十元的衣服,是极度不合理的待遇。
尽管当地人社局发布公告称“未发现克扣工资和强迫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但从中之人本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动态来看,生活状况并不理想,身体上的创伤也确实存在。
图片来源:当事人网易云空间
仅从组合日程来看,几个姑娘不仅是单休,而且单日工作时长绝不止《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超过法定工作时长的部分,不知公司是否依法支付了加班费用呢?
为迎合观众习惯的观看时间,直播动辄在晚八、九点钟开始,平均时长2小时左右。这意味着深夜下班已是常态。
高频直播需要大量时间准备,录播视频也经常出现“上线1分钟、棚里录半天”的情况。在公布的日程之外,中之人究竟付出了多少私人时间和其他,只有本人才知道。
但运营团队就是天使身后的恶魔吗?也未必。
技术团队不是建模完成后就皆大欢喜,直播也不是打开摄像头就行。录制中同样需要大量工作人员,一次直播背后,更是有一班人马各司其职,才能呈现出现在的效果。这些隐形的工具人,甚至没有渠道可以为自己发声。
虚拟世界是人们躲避残酷现实世界的避风港,结果却发现,这里同样有压死人的工作,看似光鲜的偶像也在为工作而奔忙,成为资本的工具人,且没得到应有的回报。
就像小时候在动画片里看到奥特曼可以打败怪兽,拯救世界,大人却告诉你这个世界没有奥特曼一样。
一夜梦碎,大梦方醒,那个幻想中的虚拟世界也随之崩塌了。
本次“休眠”事件里,偶像、企业和观众,没有人是赢家。经此一役,粉丝是否还会为虚拟偶像付出金钱与感情?从初音而来的虚拟偶像,又是否会回到初音的那条赛道,彻底抹*掉皮套中的那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