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
虽然桓温将责任归咎于王衍等人,他也确实有足够的责任,但是歪史认为他所担负的责任并不是最多的。五胡乱华是因为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彻底的消耗了晋王朝的力量,当时整个中原大地在聪明绝顶的司马氏诸王的带领下争夺白痴皇帝司马衷的控制权。
太熙元年,终结三国乱世的司马炎油尽灯枯,在弥留之际未能阻止外戚杨骏专权,为此后的八王之乱埋下引线。点燃引线的正是他自己选的太子妃贾南风,功臣、权臣贾充的女儿。
但是,司马炎做的蠢事并不止这一个。正是他一连串的错误,成为导致神州陆沉的罪魁祸首。
选错太子在选立太子的时候,明知司马衷几乎白痴,但是为了维护皇后杨艳以及继后杨芷,依然坚定的立为太子,而太孙司马遹聪明过人,对他抱着一丝希望,选立皇后的儿子避免后面宗室争位,帝系落入他人手中。指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大统。最后,司马遹被贾南风幽闭而死,司马炎的愿望落空。而晋朝帝系在永嘉之乱后落入琅琊王系。只能说,着意栽花花不成!
司马衷
如果当时司马炎即时的更换太子,稍微不太傻的人即位,那么八王之乱不会开始。
乱封诸王在司马炎篡位之后,及时的汲取了曹魏的灭亡的教训,认为曹魏没有分封宗室拱卫王室,致使司马氏篡位。在这个错误的观点指引下,司马炎把从司马懿开始的宗室全部封王,大大小小二三十个藩王,给他们一系列特权,拥有封国的军队,财赋大权,可以出任官职。以便期望他们在朝廷有事的时候及时的勤王。
贾充
诸王在混战中,为了增加生力军,往往借师助剿,吸引外族作为雇佣军,乌丸、羯朱、鲜卑等纷纷成了西晋藩王的利用对象,他们迅速崛起,乘机大肆劫掠,成了五胡乱华的主角。
但是,愿望总是美好的,也总是会落空的。当初分封的诸王成了日后八王之乱的主角,赋予他们的特权成了征战的资本,拱卫王室成了废话。司马炎的愿望落空。
当初如果司马炎没有乱封诸王,或者不给诸王实权,最起码不够兵权,那么八王之乱就不会发生,西晋的国力不会损伤,没有引狼入室的机会,五胡乱华不会成为现实。
选错继后泰始十年,司马炎原配杨艳去世,死前,为了稳固太子的位置,请求司马炎立堂妹杨芷为皇后。司马炎也抱有私心,希望外戚能够保护自己的傻儿子。
桓温
但是,还没死的时候,杨芷配合杨骏篡改了遗诏,导致杨氏被夷灭三族,32岁的杨芷也被饿死。太子司马橘也被处死,司马炎以及杨艳的愿望落空。
如果司马炎不选杨芷为皇后,此后有野心没有能力的杨骏就不会成为辅臣,也不会有篡改遗诏事情发生,更不会导致八王之乱。
选错辅臣司马炎弥留之际,遗诏汝南王司马亮以及太傅兼外戚杨骏辅政,但是当时司马亮不在洛阳,杨骏为了独揽大权,篡改遗诏,在皇后杨芷的协助之下,改为杨骏单独辅政。司马衷即位之后,由于白痴,杨骏独断专行,引起宗室的不满,这给皇后贾南风一个机会,在他的教唆之下,楚王司马玮起兵反对杨骏,八王之乱拉起帷幕,结果杨骏和曹爽一样无能,轻而易举的被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