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脾肾两虚:面色晦暗,舌红、苔厚腻,排尿乏力,小腹胀痛,腰腹隐痛。
4、正虚邪陷:多见于胆类结石,皮肤黄暗泛紫,舌下黑紫,小腹胀痛,大便秘结,持续腹痛等。
排石的方子,根据结石部位不同,治法不同而有所差异,有八正散、三金排石汤、血府逐瘀汤、猪苓汤加减、石韦散、肾气丸等等,这里说一个6味中药组成的排石方。
全方由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玉米须、金铃子、郁金组成。
金钱草性寒,味甘淡,归肝、胆经,清热、利水、通淋。
海金沙性寒,味甘淡,归小肠、膀胱经,利水、清热、止痛,海金沙不是沙,与海没有什么关系,是一种草,取孢子部分。
鸡内金性平,味甘,归脾、胃、膀胱、小肠经,消积、化石、通淋。
玉米须性平,味甘,归胃、肾、肝胆经,利尿、利胆、止血、消肿。
金铃子性寒,味苦,归肝、小肠、膀胱经,理气、疏肝、清热、化湿。
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活血、行气、止痛、利胆。
6味药分三路:
利水通淋一路:金钱草 海金沙
理气止痛一路:玉米须 郁金 金铃子
排石消石一路:鸡内金 金钱草 海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