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订阅《青璃花草》可以获取更多养花小技巧哦!
马蹄莲又名慈姑花、水芋、观音莲等,属于天南星科植物,因花朵宛若马蹄而得名。它的叶片翠绿阔大,花色由原来的单一白色,经过现代技术的培育形成了粉色、黄色等多样花色,植株挺秀雅致,花期超长,是花卉市场主要的鲜切花之一。无论是花束、花篮还是插瓶,马蹄莲的装饰效果都特别好。马蹄莲除用于鲜切花外,也可以地栽装点庭院,一些矮生品种还可以作为盆栽养护在室内。
过年时摆一盆马蹄莲在家,不仅观赏时间长,若养护的当可赏过整个春天,极具观赏性,而且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同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马蹄莲的汁液有毒,含有大量的草本钙结晶和生物碱。马蹄莲最好摆放在小孩子或是宠物无法轻易触及的地方,避免因误食而会引起昏迷。如果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汁液,需要及时用水清洗。

下面青璃就为大家分享一下马蹄莲的养护经验:
一、盆土选择1、植盆选择
马蹄莲属于块根花卉,类似结构的花卉还有大岩桐等花卉。其块根呈不规则状,真正的根系并不是特别发达,因此在选盆上不必采用深盆。
不同品种的马蹄莲,块茎大小也不尽相同。白梗马蹄莲块茎较小,而青梗马蹄莲块茎较粗大,植盆的大小需要根据栽植的马蹄莲块茎大小多少而定。
以青梗马蹄莲为例,块茎直径要达到5-6厘米以上才能开花。若选择当年开花的单颗块茎种植,直径16-20公分,深度在15公分左右的浅型粗陶盆就是很好的植盆;而若要组合种植,则需要选择能在各块茎周围可留够4-5公分的额外间距的大型粗陶盆才好。
使用其他材质的植盆也可以,只是一定要留好排水孔。

2、配土选择
马蹄莲生长所需的营养一部分来自于块茎的储存,另一部分则是依靠须状根在土壤内的吸收供给。因此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是马蹄莲植土首选,如松针土、泥炭土、腐叶土、山泥等。这类土虽然是马蹄莲的上佳植土,但是里面也有可能潜藏有致病菌和虫卵,如灰霉等霉菌,根线虫以及地老虎等害虫。尤其是混有地老虎(又叫蛴螬)时,1-2只就足以啃食毁坏全盆内的块根,危害甚大。因此,这几类土壤在使用前一定要做好彻底的*虫消毒工作。
土壤的*虫消毒可以通过烈日暴晒、药液浸泡、开水浇烫等措施来实现,为增强消*效果,可以将以上措施隔一段时间多实施几次。

1、繁殖
马蹄莲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分球繁殖两种方式。
播种法繁殖由于种子活性随储存时间的增长而降低,不宜长时间保存,以及成株时间较长(有时需要养护2-3年才可开花),所以一般不常采用。如一定采用播种法繁殖,种子成熟后应随采随播。并以室内盆播为主,保证环境温度在18~24℃之间,这也是马蹄莲种子的发芽最适温度范围。
作为块根类花卉,马蹄莲最常用的繁殖方式是分球(块根)繁殖。分球繁殖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8月,即马蹄莲花期过后进入休眠期的时候进行。这个时候的块根已经发育成熟,内部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各类激素,足以支持新的块根萌出新芽并生长一段时间。其具体做法是:在换土或重植时,将母球从土壤中挖出,顺便剥取母块茎周围的子块根或小蘖芽单独栽种。经1~2年的培育后,剥下的小球或蘖芽即可开花。
子块根剥离时造成的伤口感染是马蹄莲种植初期发生霉腐的主要原因,因此伤口的抗感染处理重点。
常用的伤口处理措施有:
(1)用800-10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约30分钟,取出晾干后定植。
(2)直接用多菌灵粉剂涂抹伤口,并带药剂定植。
(3)用草木灰覆盖2-3天,或涂抹伤口,待伤口不再淌液且周边皱缩后定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