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虽然说HDMI组织很“无耻”地将HDMI 2.0接口也归纳到HDMI 2.1中,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如果有条件的话,大家尽量购买带真HDMI 2.1接口的电视,虽然说目前在看电视或者播片上HDMI 2.0接口就够了,但是未来想体验到4K/120FPS的游戏或者电影,那么HDMI 2.1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作为一个新接口,HDMI 2.1实际上已经普及开来。我们认为买一个带HDMI 2.1接口的,至少几年内你不用担心电视会过时,因为带这个接口的,电视刷新率肯定也是120Hz,未来应对各种场景都是没问题的。
至于音频部分,可能是最不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现在这么多电视吹自己音频做得多好,但只要不是附带回音壁的,大多数电视音效也就那样,毕竟性价比高的电视,更注重的是音频解码功能,而不是音质回放和音效水准。说白了,多数电视包括高端产品,电视音效都还是可以满足用户最基本需求,再高水平也很难达到优秀回音壁的质量,毕竟不是每家电视厂商都像华为高端电视那样去内置了N个单元。
但是音质可以要求不高,不过解码能力还是需求的。一般来说,普通电视能支持解码DTS和杜比比较多。这是最基本的,有这两种解码就能应付大多数游戏和视频的音频格式了,不过我们推荐大家购买带杜比全景声解码的,虽然不可能有多震撼的音频效果,但是解码功能齐全点,至少看片玩游戏的时候也更方便,而且不少带杜比视界功能的电视,基本还是会带杜比全景声解码功能。
面板种类不重要,别信厂商吹画质基本上如果一款电视拥有我们上面说的那些特性,比如说4K/120Hz面板、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再拥有HDMI 2.1接口后,那就差不多可以考虑购买了,这个时候大家更多就要关注的是价格了。至于一些我们日常在高端电视上说的面板、芯片、背光技术,这个时候反而并不是最重要了。
首先大多数价格较便宜的电视,就别想有什么黑科技了,基本上画质调教都基于单一SoC芯片,不像索尼、三星、LG、海信那样有单独的画质引擎,当然这几家的低端电视也差不多。每次看到小米这些品牌在任何电视上,都列了一堆画质技术的参数出来,多少觉得有点搞笑。所以大家如果购买国产高性价比电视的时候,不用刻意追求一些关于画质部分的调教,如果真有高画质需求,倒是可以考虑我们说的那几家,中端以上效果还不错,也有不少价格不算贵的产品。
面板部分,其实就不用讲究了,用VA会有不错的对比度,用IPS会有不错的可视角度,看自己的需求了。一般国内价格不贵的电视,VA喜欢用华星光电的面板,IPS喜欢用京东方的ADS面板,我们个人是倾向于VA,但实际上用户不需要纠结这部分,随便买就行了。另外这种便宜的电视,出于成本考虑,一般背光系统都相对简单,分区少,LED背光灯珠也少,当然这肯定会影响到具体画质,但也不用过于放在心上,毕竟索尼的X90J这样的产品同样没多少背光分区,所以更便宜的产品同样不会在这部分有很好的规格。
最后说一下亮度,在低价产品上,如果厂商能在峰值亮度做到700nits就算不错了,考虑到价格因素,我们认为峰值亮度达到500nits就足够了,反正厂商也不会做慈善,不会在低价产品上把峰值亮度做得太高。当然画质规格,有的时候也和尺寸有关,如果有条件的话,倒是可以购买一些大尺寸的产品。
推荐一些低价电视,各取所需吧!Redmi X 2022款:这个价格没法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