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搁前清抄家加宁古塔套餐没商量,弄不好还要清空户口本,就说一点,多铎子嗣里没有“载”字辈
我们先掰扯掰扯满清的宗室爵位,满清宗室爵位实际分为十二档,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有将“世子”和“长子”也列为爵位,个人意见暂且排除)。其中亲王到贝子是高等爵位,同时也是皇子的封爵区间(这一点和明朝不一样,明朝皇子除储君外清一色都是亲王,而清朝皇子封爵则有四种可能性),四种国公爵位是中等爵位,而下面的四种将军爵位则是低等爵位(别被低等两个字唬住了,最低的奉恩将军都是四品顶戴呢)。
▲知名京剧表演家金仲仁就是前清奉恩将军
可能有人很好奇,为什么能断定现今没有贝勒和贝子存在,这就要将满清宗室袭爵制度铺开了说了。满清的大部分制度都沿袭的明朝,但是对明朝部分制度上面的Bug打了一些补丁,比如说明朝那饱受批评的养猪式宗室制度。满清一方面是放大了宗室参政议政的口子,让他们不至于只吃饭不干活,另一方面是调整了宗室爵位承袭制度,由前明的世袭罔替改为嫡长子递降袭爵,余子考封袭爵的方式(十二位铁帽子王的嫡长子不需要递降袭爵,但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嗣的考封依然不可避免)。所谓世袭递降,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你是皇子,被封了个亲王爵位,那到了你嫡长子手里就只能袭到郡王爵位,到你嫡长孙就是贝勒,嫡长曾孙就是贝子,到嫡长玄孙就是奉恩镇国公了。不过你放心,奉恩镇国公就是你这一支系的嫡传保底爵位,不犯什么大错正常是不会再往下降了。同理,如果你这个皇子封的是郡王,那么也是这么递降下来,到奉恩辅国公保底。
▲《梅花烙》里的主角皓祯,其父是郡王,所以他承袭的就是贝勒爵位
然而,世袭递降仅仅应用于嫡长子,对于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嗣则适用考封制度。所谓考封,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取爵位(考翻译、马箭、步箭三项),而且这个爵位一般相对较低。亲王的嫡次子如果考试全部优秀,也不过是个不入八分辅国公,如果考试成绩出现平或劣,所获得的爵位还要再往下走。
▲像启功老爷子的曾祖父那样,主动要求革去自己爵位再去参加难度更高的科举考试的,堪称宗室奇人
由此可见,清朝宗室爵位承袭的递降速度是非常快的。你作为一个宗室,只要你的先祖里有一个不是嫡长子,那么你拥有爵位的可能性就非常渺茫(清朝宗室的有爵位人数不到宗室整体的6.3%,其中高等爵位更是少之又少)。即便你的所有先祖都是一路嫡长子过来,那么除了十二位铁帽子王以外,剩下来的在一百多年的世袭递降大环境下,所得爵位最高也不会超过奉恩镇国公。因此,所有自称贝勒爷的野生爱新觉罗都忽视了世袭递降制度的作用,或者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制度,就敢出来招摇撞骗。其实清朝宗室袭爵制度不仅仅有让爵位加速稀释的世袭递降和考封,还有恩封、功封等能让爵位往上走的封爵制度。可是恩封和功封都是由宗人府操作的,宗人府在满清灭亡且复辟失败后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满清宗室的爵位在此之后就只有往下递降,断无上升之理了(铁帽子王的嫡系不缩水,可是铁帽子就那数得着的几个,没法子冒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