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的声音占了绝对多数,差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制作水平,二是平铺直叙。
说到制作,毕竟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视听语言不可同日而语。而说到叙事,也是见仁见智,当时电视剧普遍写实,戏剧性发挥不太多。有人觉得闷,有人觉得像纪录片也挺好。
有一个观众前不久留言说:“在抖音看完了整部剧,节约了很多时间,又掌握了知识。溥仪虽然犯下了错误,但还是被党改造了,重新做人。觉得很正能量。”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典型了。
为表演点赞的很多:用四个演员来演溥仪的童年、少年、中青年和老年,就凭这点可给五星。
这是陈道明的第一部电视剧,那时他29岁,正值青春。演得挺好,但跟真实的溥仪一比较,还是太讨人喜欢了。
这部剧虽然没有电影的美学成就,但更符合其自传,朴素且真实。陈道明演的溥仪高贵、轻狂、懦弱、挫败,真实立体,比尊龙版更胜一筹。

朱旭 饰演 老年溥仪
老年溥仪表演痕迹过重,与自传中思想顽固、狡诈多疑、两面三刀的描写有较大出入。当然也有没看过自传的人,认为朱旭的表演很传神。
一个观众明显是先看了《康熙王朝》,又看的《末代皇帝》,他说,“在溥仪和康熙两个角色之间来回撞墙,让我觉得溥仪长着康熙的脸,智商却一点没遗传到。”
实际上,整台演员得到了认可:陈道明和北京人艺的艺术家把剧撑了起来,牛星丽的大太监,吴淑昆的老福晋,朱旭的老溥仪,蓝天野的载沣,无不入木三分。尤其是朱琳老师的慈禧,不愧是话剧皇后。
《中国往事》8分 0.3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精致、变态、文艺
曾经有一度,“中国”俩字是可以随便进入影视剧名的,比如“中国合伙人”“中国远征军”“中国往事”“中国地”。也没有说一定要有怎样的规格和代表性,才能使用这两个字。
张黎执导的《中国往事》2008年首播,讲的是清末江南小镇上曹家大院里的事。用网友的话说:名字起得大了些,片子拍得闷了些。
得分是不低,好评主要集中在摄影、灯光、美术、剪辑上,说是“精致内敛又妖冶的风格”,“刷新了我对电视剧的理解”。
还有人认可它的主题和演员:中国最混沌的年代,迂腐的家族,惊心动魄的往事。很文艺,很深沉。张国立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小宋佳太美了。

故事则引起了普遍的不适感:整部剧诡异又变态,每个房间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心魔;这部剧是童年阴影了。老爷那口什么都有的大锅,二少爷二十好几了还要吃亲妈的奶,怀上外国人孩子的二少奶奶荡秋千流产失败,等等。
如果非要从这部剧里找些微言大义,可能有,但不会很多。它不是《走向共和》,不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盘思考。它有着和《伏羲伏羲》相似的一面,每一处宅院里都上演着灵与肉的搏*。它也有对老大帝国和传统文化的反思,在改朝换代的巨变中,好多东西不变也得变了。

这部剧与爽剧背道而行,现而今是不会有了。
【撰文/五指山 封面/李绡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