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位主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董大家樋渡老师,表面上是得体的文化名流,背后拥有金钱权力便可随意伪造鉴定、控制行业。古董圈也是小,小池和野田都受过他的欺负,直接或间接地有了如今下场。
当故事进入高潮部分,樋渡老师聪明反被聪明误,主角大叔组合看似逆袭成功,但他们的品性和习惯并没有因此发生明显的改变,发达以后,他们没有变成、也不想变成樋渡老师那样的人。
影片还刻画了国家方面和外国方面的各种专家和所谓专家,以及在民间平凡生活的其他手艺高手。通过古董行业的滑稽群像,实际揭示出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水深莫测。
这一次暴富不如说是对为富不仁者的小小报复,电影以善意的方式为老实人出一口恶气。
为什么影片中“利休的茶碗”能够出价1亿日元,转手能到14亿日元。这与日本茶道的全面革新者——利休有极大的关系。当你了解到利休的茶道在日本的历史地位,就能够理解影片的内涵。
利休(日本语:千利休/せん の りきゅう),生于1522年,卒于1591年4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著名的茶道宗师,日本人称茶圣。本名田中与四郎,又名千宗易。
当时,堺城主要有三大茶人,分别是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和千宗易。他们得到织田信长的欣赏,成为茶头。织田信长死后,他们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头。在丰臣秀吉时代,利休已经超越了比他资格更老的今井宗久和津田宗及,成了茶头之首,深得丰臣秀吉宠爱。
1585年丰臣秀吉(日语: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在皇宫开设茶会,向正亲町天皇(おおぎまちてんのう,1517年6月18日—1593年2月6日)献茶,天皇赐给“利休”之法名,寓意“锐利也要适可而止”。因为年轻气旺的利休常因天赋之才,锋芒毕露,招致妒忌。
1587年起他独自举办北野大茶会等,成为天下第一的茶匠,但在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敕令切腹自*。
丰臣秀吉和利休
利休为什么会死。我认为他的死类似中国三国时期杨修的死。他太聪明、太敏锐,也太不能收锋芒。
织田信长曾要求千利休以茶道接待到访的外国传教士,席间织田信长试探地问美到底由谁定义?
利休淡然表示:“美,只有我说了算。”
脾气暴躁的织田信长竟然毫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千利休真是个十恶不赦的大罪人啊!又有人要和我争夺天下了!”在场的丰臣秀吉看的目瞪口呆,他完全不敢想像有人如此狂傲,丝毫不把拥有最高权力的织田信长放在眼中。
“美,只有我说了算。”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也许只有利休才有胆识说出,而这样自负到固执的坚持,既成就了他美的哲学,也最终招致了*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