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梁启超什么时候出名(梁启超的真面目)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4 14:38:2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作者:冯天瑜

中国传统文化,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延续力极强的文化。由于其内容复杂,价值多层,因而,人们如果从不同的视角和取向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就难免见仁见智,各执一端。

就西方而论,自18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的观感历来呈两极状态,一极以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重农学派魁奈等人为代表,他们对富于经验理性、仁爱精神的东方智慧大加赞赏。另一极是以亚当·斯密、黑格尔为代表,这些西方哲人透见了东亚文化发展的迟滞性,认定它是一个缺乏活力的系统。时至当代,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但大体仍在上述两极间徘徊。

从1904年到1920年,梁启超十余年间对中国文化的评判发生截然背反的变化

现代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看法也颇不一致,其分歧之大,并不亚于西方人。这种分歧不仅指西化派对东方传统的贬斥与东方文化本位论者对东方传统的褒扬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而且,即使在同一位中国思想家那里,先后对东亚传统的褒与贬、扬与抑,往往形成巨大反差。如著名文化人梁启超在20世纪初叶评价东亚传统言论的骤变性,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1899年,梁氏东渡太平洋,造访美国,目的是“暂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1903年2月梁氏再次离日游美,并于1904年2月在《新民丛报》增刊发表《新大陆游记》,文中流露出中国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的感慨:

从内地来者,至香港上海,眼界辄一变,内地陋矣,不足道矣。至日本,眼界又一变,香港上海陋矣,不足道矣。渡海至太平洋沿岸,眼界又一变,日本陋矣,不足道矣。更横大陆至美国东方,眼界又一变,太平洋沿岸诸都会陋矣,不足道矣。此殆凡游历者所同知也。

此游记除大力推介美国的现代文明,特别是民主政治以外,还尖锐批评中国固有文明,还痛论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种种不文明处,诸如:

西人数人同行者如雁群,中国人数人同行者如散鸭。西人讲话……其发声之高下,皆应其度。中国则群数人座谈于室,声或如雷;聚数千演说于堂,声或如蚊……吾友徐君勉亦云:中国人未曾会行路,未曾会讲话,真非过言。斯事虽小,可以喻大也。

梁启超什么时候出名,梁启超的真面目(1)

1899年至1904年间的梁启超,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仰慕,对东亚传统社会及文化的不满都溢于言表。

但时过十余载,1918年12月,梁启超与蒋百里、丁文江、张君劢等7人旅游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国,1920年1月离欧,3月回归上海。梁氏一行访欧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西方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一并充分暴露,一批西方人,尤其是西方的人文学者对西方文明持批判态度(德国人斯宾格勒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为其代表作),有的甚至对西方文明陷入绝望,并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东方。梁启超返回后发表的《欧游心影录》对这种情形有如下描述:

记得一位美国有名的新闻记者赛蒙氏和我闲谈,他问我:“你回到中国干什么事?是否要把西洋文明带些回去?”我说:“这个自然。”他叹一口气说:“唉,可怜,西洋文明已经*了。”我问他:“你回到美国去干什么?”他说:“我回去就关起大门等,等你们把中国文明输进来救拔我们。”

曾几何时,在《新大陆游记》(1904年印行)中梁氏历数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种种病态,认为惟有学习西方才有出路,而在《欧游心影录》(1920年印行)中,梁氏却一百八十度转变,向中国青年大声疾呼:

我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引者)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这里梁启超申述的不仅是“中国文化救国论”,而且是“中国文化救世论”。必须指出的是,1920年的梁启超与1904年的梁启超相比,其爱国救世的热情和诚意别无二致,其笔端也都“常带感情”。然而,同样是这位有着赤子之心的梁启超,何以在十余年间对中国文化现世价值的评判发生如此截然背反的变化呢?对中国传统文化从离异到回归的两极评断,竟然呈现于同一思想者真诚而富于感染力的言说之间,此一奇异的文化景观,透露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梁启超的两种极端之论,是近代中国面对多层级变革交会的一种反映

梁启超1904年撰写的《新大陆游记》,洋溢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这是那一时代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求真理”、以谋求现代化出路的必然表现。这种批判的出发点,是中国社会及文化未能导引出现代化,而且其若干层面还成为现代化的阻力。梁氏由此出发所揭露的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种种病态,是中肯的,即使今日读来,人们也能产生会心之感。

梁启超于1920年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或曰“现代病”)有所洞察后,再反顾东方,发现中国智慧具有疗治现代病的启示价值。这种以中国智慧挽救现世文明的论断,虽然缺乏细密的历史分析,然而其间也包蕴着若干真理的颗粒。

人们往往因梁启超1904年至1920年间的思想大转变而嘲讽他的“多变”,梁氏自己也曾以此类行径自嘲。其实,对传统文化先后持两种极端之论,并非梁氏个别特例,在其他近代文化巨子那里也有类似表现,如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严氏晚年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我们今天对此种现象的认识,不能停留于对梁氏、严氏等前哲跳跃式思维的一般性批评,而应当进一步考析:这种“大转变”“大跳跃”报告着怎样的时代消息?今人应当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简言之,否定与赞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之论集于一人,是近代中国面对多层级变革交会的一种反映。西方世界几百年间实现工业化与克服工业化弊端这两大先后呈现的历时性课题,都共时性地提到近代中国人面前,鲁迅1919年在一篇随感录中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面对中国社会的“多重性”,孙中山力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又在中国资本十分薄弱之际便警告要“节制资本”,便是交出的一种有民粹倾向的答案。而梁启超于20世纪初叶的两种极端之论也是试交的一种答案:梁启超1904年批评东亚社会及文化,其出发点是“现代化的诉求”;而1920年呼唤以东亚智慧拯救西方,拯救现代文明,其出发点则是“后现代的探索”。

梁氏在短短十余年间发表两种极端之论,给人以荒诞印象,是因为他在尚未厘清前一论题时,便匆忙转向后一论题,更没有来得及对二者加以必要的整合。这当然是梁氏个人学术性格所致,但也是20世纪的中国及东亚社会面临文化转型的多重性所致——作为“后发展”的中国,以经济层面的工业化和政治层面的民主化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化尚任重道远之际,早已完成现代化任务的西方世界面临的“后现代”问题,通过种种渠道朝着中国纷至沓来。这样,中国人(特别是知识精英)一方面要扬弃东亚固有的“前现代性”,以谋求文化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又要克服主要由西方智慧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此刻,以原始综合为特征的东亚智慧又显现出其“后现代功能”。

梁启超敏锐地把握了东亚智慧在历史不同层面上的不同功能,各有精彩阐发,留下足以传世的谠论,当然,他未能将两种历时性的论题加以必要的厘清与整合,留下思维教训。

应当把握历史向度,克服心醉西风的西化主义和夜郎自大的东方主义两种偏颇

当下中国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繁复性更远胜梁启超时代。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世界文明史几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的种种历时性课题,都竞相在中国大地作共时性演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较之单一的工业化时代更为复杂、深刻。

面对多层级变革交会,应当防止只注意某一层级,忽略其他层级的偏颇。我们今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应重蹈先辈的故辙,在“一味贬斥”与“高度褒扬”的两极间摆动,而应当历史地考察中国智慧的生成机制和内在特质,既肯认中国智慧创造辉煌古典文明的既往事实,又研讨中国智慧未能导引出现代文明的因由,从而不回避现代化的“补课”任务。同时还要开掘中国智慧疗治现代病的丰富内涵。

在展开这些思考时,应当把握历史向度,克服心醉西风的西化主义和夜郎自大的东方主义两种偏颇,这是梁启超等先辈提供给我们的思维教训。以平允、周正的态度看待中国智慧与西方智慧,努力谋求二者在不同层面的互补与整合,方有可能创造健全的新文明。

(作者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美游和欧游,是梁启超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游历。记载前者而有《新大陆游记》,记载后者而有《欧游心影录》。“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一度倾向“革命”,美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破坏主义与革命之排满主义”。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欧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欧游心影录》是他告别“科学万能”并从而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的“告白”。(胡义)

本文发表于2017年02月06日《北京日报》,原标题为《梁启超中国文化观180度转变的启示》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冯天瑜

监制:刘立志

编辑:樊宣、王宏伟

栏目热文

梁启超生活在什么年代(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方法)

梁启超生活在什么年代(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方法)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孩子在后来竟成为了足以影响中国...

2022-11-14 13:51:23查看全文 >>

梁启超在世多少时间(梁启超怎样死的)

梁启超在世多少时间(梁启超怎样死的)

百忙之中,给孩子们写信,是梁启超最大的快乐。在这些信中,他反复提到这一点。“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

2022-11-14 14:31:37查看全文 >>

梁启超什么身份(梁启超的时代背景)

梁启超什么身份(梁启超的时代背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这句话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他鼓励所有的中国少年,要建立起自信...

2022-11-14 13:57:54查看全文 >>

梁启超生活在哪个朝代(梁启超属于哪个朝代)

梁启超生活在哪个朝代(梁启超属于哪个朝代)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2022-11-14 14:02:17查看全文 >>

梁启超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梁启超是个什么样的人)

梁启超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梁启超是个什么样的人)

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宅在家中散漫地读些闲书,断断续续地思考近代中国知识转型问题,自然想到一百年前的梁启超。此公一生波澜跌宕...

2022-11-14 13:55:15查看全文 >>

梁启超是近代还是清代的(梁启超在清朝的背景)

梁启超是近代还是清代的(梁启超在清朝的背景)

一孙中山1866年生,梁启超1873年生,孙较梁长7岁;孙1924年逝世,梁1929年病故,仅相隔4年;孙广东香山翠亨人...

2022-11-14 13:54:22查看全文 >>

梁启超是哪一朝代的(梁启超家谱图)

梁启超是哪一朝代的(梁启超家谱图)

1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逝世了,享年56岁。身为一位国学大师,他的死自然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当时有谣言称:“梁启...

2022-11-14 13:57:04查看全文 >>

梁启超出生于哪年(梁启超一生简介)

梁启超出生于哪年(梁启超一生简介)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历史革命剧,火爆于各大网络平台。观众们无不钦佩陈家三父子投身革命时的坚定决心。这部剧已经...

2022-11-14 14:04:24查看全文 >>

梁启超是哪个时期人物(梁启超出生于什么年代)

梁启超是哪个时期人物(梁启超出生于什么年代)

清代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图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2022-11-14 14:37:35查看全文 >>

梁启超出生于哪个朝代(梁启超的时代背景)

梁启超出生于哪个朝代(梁启超的时代背景)

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之美誉的梁启超先生,其头顶的光环还远不止此,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

2022-11-14 13:54:0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