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
大滚锅饵丝是把中原口味、西南口味和腾冲特有的侨乡口味和现代饮食时尚融为一体的腾冲独特风味美味。大滚锅的汤又清又鲜,油轻不腻。大滚锅饵丝有别于米线之外,是它相当入味,有别于面条和一般饵丝之处是筋骨非常好。大滚锅饵丝已实现了快餐化,有严格的制作程式,一分钟内上桌。
制作流程
大滚锅饵丝吃法独特,先将滚锅放入烤箱,10分钟约250℃左右,端出放在桌子中间,将各种原料下进去,先放肉类,再放青菜、菌类。陆续放入原料的同时,锅内不断翻腾,等原料放完,翻腾也基本结束,里面的食物也就可以吃了。每套菜配四种味碟,另外,每个客人面前再摆一味盒,里面放胡椒粉、辣椒粉、盐、味精等,可以根据自己口味随意添加。
小锅卤饵丝
来历:
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办永顺园,一天,因翟师傅劳累过度,氽肉饵丝下锅后,他跑到外面抽水烟筒,回到厨房氽肉饵丝里的汤全干了。恰逢顾客催得急,翟师傅只得忙下卤水和红油,翻颠几下后端上桌,顾客一吃,大为称绝,问这是什么饵丝,翟师傅急中生智答“卤饵丝”,后成为昆明著名小吃。
制作流程
卤饵丝制作是先将饵块切成7厘米长、粗2、3毫米的丝。之后水腌菜剁细、豌豆尖洗净备用。接着把特制铜锅中火加热,放入猪油,下饵块丝,注入肉汤、腌菜、肉丝、咸甜酱油后用碗翻扣在锅上。听到滋滋响声,汤汁快收干时,加入盐、豌豆尖,翻拌,下豌豆米、味精拌匀,淋入红油,出锅装碗。
腾冲大救驾
来历:
大救驾是炒饵块的一种,是云南腾冲最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关于大救驾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西,清军紧追不舍。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命大将靳统武护送永历皇帝至腾冲,当时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户农家,主人把家里认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组合的一盘菜。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腾冲炒饵快便有了一个别名——“大救驾”。
制作流程
制作大救驾要先将卷轴饵块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鲜肉片、火腿片、鸡蛋、香菇、胡萝卜、西红柿、豌豆尖等辅料及各种香辣作料在辣锅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斓,其味满口流香,滑嫩不腻,令人食而不知餍足。
烧饵块
来历:
据说很久以前,因为知府的衙门不知道为何被火烧了,他下令三个月内所有人家不得生火做饭,突然有一个人心生一计既然不让我们做饭,我们就在炉子上烤粑粑吃。渐渐的这个就传开了,又因为有一句话时这么说的“溲米面蒸之则为饵”,因此人们把云南特有的、这种用饭米做的粑粑称为“饵块”,并流传至今。
制作流程
烧饵块的制作非常简单。把饵块做成薄饼状,放在无烟炭火,或是电烤炉上烤,待到微焦黄即可,再在上面涂上芝麻酱(有甜、咸口味)、辣酱、油辣椒、腌菜、熟土豆丝等,再加入油条、烤肠或是肉片均可,按个人口味而定。
小锅饵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