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这里的环境,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一、土壤选择与处理
避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长年性旱作地,应在翻耕烤土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每亩撒石灰20—2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稻田种藠实行藠头与一季晚稻周年性水旱轮作,减轻病虫侵染来源。
播种播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60000千克,深翻,耙平。然后做成宽2~2.5米的小高畦
二、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且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长柄型单心藠头(白鸡腿)。选用无病虫、无伤口、无烂根的鳞茎,拆蔸去掉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以备种用
剔除个小、腐烂、伤残者。种鳞茎去除干叶,剪掉长根,保留1.6厘米长。
我们这个是育苗后重新移种,这个种多少棵,就是多少棵了
三、整地作畦
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根据排水状况分厢作畦,开好排水沟。厢宽2—2.5米,一般采用开沟平畦栽培
在高畦上按行距25厘米开沟,沟深8~10厘米。
四、播种
大个型种苗亩用种苗230公斤;中小个型种苗亩用种苗200公斤;8月底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但以9月份播种为宜。行距25—28厘米、株距12—13厘米。
栽植时,如每穴1个种,则穴距7~8厘米;如每穴2~3个种,则穴距15~16厘米。栽种后覆薄土,以稍露茬柄顶端为宜。全畦种完后,薄铺一层碎草,同时浇盖腐熟的厩肥一层,每公顷15000千克左右。
播种后,应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7~10天即可发芽出土。
五、田间管理
藠头主蘖出土后,结合中耕除草浅松土,促进齐苗和分蔸,缺蔸处应采用带土移栽法补苗。
冬旱时间长,应注意抗旱,高岸田和低坡地采用沟灌湿土法抗旱,其它旱地可采用行间铺放稻草,一方面可通过洒水先湿草、后湿土的办法抗旱,避免浇水板结土壤,另一方面也是冬季防冻的重要措施。在冬至前及时追施热性肥料,可达到防冻促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