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王卫东抱团养老计划的老人们一起吃饭
两三个月之后,他就走掉了。走的时候原话是说这里太闹了,我想一个人呆着,不喜欢跟别人一起相处。可是他来这里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不想一个人住,他之前已经独居了十年。
另外一个大姐,独居的时间更久一些,也是住了两三个月发现适应不了,不是她自己想要的状态,就走掉了。
说实话,我作为这个抱团养老计划的牵头人,实际上做得很吃力。大家散散聚聚的,家里各种情况都有:有孙子要看的,邻居打电话邀请出去玩的,喜欢安静觉得太吵的,喜欢热闹的…… 反正原因都是五花八门的。这个年龄段的老人聚合在一起,确实有很多原来想不到的情况。
张叔是这帮“抱团”老人当中的摄影师
我觉得中国很多老人对于自己如何养老,好像也没有想清楚。像我刚才说的大哥和大姐,他们自己的心里是乱的。在这里面住几天,感觉烦了,就回家。回到家里住几天,又告诉我想回来,说白了就是自己没有方向。
可能让中国老人迈出离开家的这一步,确实很难。他们在家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牵绊,不仅是亲人,甚至一盆花、一只狗、一只鸟都是离不开家的理由,我说可以带过来,但是很多人就不愿意。
抱团养老的参与者区阿姨
抱团养老能不能实现,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念问题。有一个在我这住得最久的大姐,她的子女都在美国工作,她自己也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思维可能和西方比较接轨,对这种养老方式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住起来也比较满意。
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有更多中国老人接受这种养老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