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插叙顺口溜口诀)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9 06:19:0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插叙顺口溜口诀(9)

语言

角度一:从修辞的角度

题型一:判断语句的修辞,并品析语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1、答题模式:修辞 效果 表面内容 深层作用

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效果)描写了……(表层内容),表现了……(深层作用)

2、常见修辞及表达作用

(1)比喻: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描写了)……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之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特点)。

(3)夸张:突出强调了……的本质特点,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4)排比:突出强调了……(特点),节奏鲜明,增强语势,极富感染力。

(5)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6)反复:强调突出……(特点)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7)设问:有问有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8)反问:突出强调……(特点),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对比: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特点),以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0)引用:引用……,表现了……(特点),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11)反语:使语言幽默风趣,讽刺了……(特点)

3、示例: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柳叶在烈日炙烤下的形状,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和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

角度二: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一)描写——人物描写

题型一: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表达作用?

题型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人物特点。

1、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2、答题模式:描写方法 效果 表层内容 深层作用

运用了……描写,……描写了……(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与上文(下文)……

(1)表层内容指语言本身的具体内容,句末应有一个中心语,来表明人物的身份或职业。如“……的教师形象”“……的清洁工”“……的人”

(2)深层作用包括多种角度:

①文中人物的特点——外形特点、内心活动、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精神品质;

②作者的感情与感悟——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悟。

③读者的感受;吸引读者;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深思;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引人遐想);

④与主旨的关系;揭示主旨;点明中心;突出主旨;进一步深化中心;进一步升华主旨;

⑤在结构上的作用。

3、示例一:此句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李想在阳光下自由快乐的形象,与上文“忧郁和漠然”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父母归来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示例二:他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强烈反抗意识的起义领袖。

(二)描写——环境描写

题型一:分析环境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1、环境(景物)描写的方法

①多感官写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②多角度写景:远与近、实与虚、点与面、动与静,高与低

作用:使景物的特点更全面,更形象地呈现出来,产生一种立体动态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描写了……(景物、环境)的特点;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季节);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了人物的……形象、精神、品质;引出人物的出场;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与文章……形成对比;

⑤突出……的中心,升华……的主旨

3、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衬托人物的形象;暗示文章的主题。

答题模式:效果 表面内容(景物特点) 深层作用

运用了景物描写,……描写了……(特点)景物,烘托了……心情,……

示例:此句运用了景物描写,传神地描写了夜晚的阴森可怕,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恐惧的心情,为下文“我”回家埋伏笔。

(三)描写——侧面描写

题型:分析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和行动的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

2、侧面描写方法:对他人的语言、动作、反应的描写;对其他次要的事物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

3、侧面描写作用:烘托主要人物的心情;有利于突出正面人物的形象(性格);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人物的描写更全面、更具体,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可节省笔墨,使得表达更精练,结构更紧凑。

(四)抒情

直抒胸臆,抒发作者……的情感,揭示文章主旨;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五)议论

揭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点明主旨;深化(升华)中心;画龙点睛;引人深思

角度三:从词语的角度

题型一:体会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其作用

1、方法指津:抓住一些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词语,来品析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2、答题模式:词语 效果 表面内容 深层作用

通过……词语,……(效果)描写了……(表面内容),表现了……(深层作用)

示例:“绕住”“扑”等词语,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两个孩子拥抱男子的感人情景,突出了两个孩子的纯真善良。

题型二:理解句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1、常考的代词:这、那、这些、这种、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方法:指代的内容一定在代词的前面,或者指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或者离代词最近的那句话,或者指前面某句话;有时指代的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短语或词语)。

角度四:从句式的角度

1、长句与短句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效果:表意复杂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效果: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2、整句与散句

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匀称的句子(多指排比句和对偶句)。效果: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语势强烈,极富感染力,体现语言的对称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长短不一的句子。效果: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表意自由,体现了语言的变化美。

3、倒装句

适当地运用倒装句,可以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示例:放心吧,爸爸妈妈!(主谓倒装)她站在那儿,静静地。(状语与中心语倒装)

4、综合运用,灵活搭配

如果将各种句式综合运用,能使文章行文不呆板,摇曳多姿,极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产生一种特殊的交错美。

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插叙顺口溜口诀(10)

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插叙顺口溜口诀(11)

手法

题型一:分析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1、顺叙:按时间先后和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曲折多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衬托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解释说明了故事情节;衬托了人物形象;使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使结构曲折有致。

题型二:分析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1、第一人称: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经过艺术加工的,是虚构的,不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

作用: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显得更加亲切,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题型三:分析记叙的详略及其作用

1、详写,写得具体完整、生动形象。力求做到:叙述,有头有尾;描写,具体生动;刻画,细致入微。

略写,写得简明扼要、概括精炼。

2、方法指津:分析材料的详略,一定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

与中心密切相关,能鲜明突出中心的人和事,是重点材料,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只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人与事,是次要材料,要略写;

3、作用:只有详略得当,浓淡相宜,才能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旨鲜明。

题型四: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常见表现手法

对比、烘托、衬托、比喻、拟人、铺垫、伏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象征)、以物喻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首尾呼应

2、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含蓄地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鲜明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颂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答题模式:表现手法 效果 表面内容 深层内容

示例:采用“……”的表现手法,……描写了 “……” ,表现了“……”

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插叙顺口溜口诀(12)

栏目热文

插叙例子100例(插叙举例)

插叙例子100例(插叙举例)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

2022-11-19 06:43:16查看全文 >>

插叙的六种作用(插叙作用和例子)

插叙的六种作用(插叙作用和例子)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

2022-11-19 06:42:09查看全文 >>

插叙的作用答题公式(阅读理解48个公式)

插叙的作用答题公式(阅读理解48个公式)

句段的作用这类题型,首先看句段所在的位置,再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作用一、答题技法题目问法:作用、好处、为什么、情节安...

2022-11-19 06:54:18查看全文 >>

插叙作用有哪些(回忆是倒叙还是插叙)

插叙作用有哪些(回忆是倒叙还是插叙)

一、内容:①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原因,补充说明了……;②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③突出人物性格;④突出文章...

2022-11-19 06:21:39查看全文 >>

插叙的答题模板(初中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

插叙的答题模板(初中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

【设问方式】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小说在叙述方而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2022-11-19 06:25:45查看全文 >>

插叙的好处和作用(插叙的好处和坏处)

插叙的好处和作用(插叙的好处和坏处)

●考点讲练 【考点】①第③④⑤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江苏 宿迁市)《拔下钥匙》②从...

2022-11-19 06:59:23查看全文 >>

插叙的作用有过渡作用(插叙的五种作用是什么)

插叙的作用有过渡作用(插叙的五种作用是什么)

小学生写记叙文是常用到的记叙方式时顺序,有些学生对于倒叙、插叙运用得不是很好。麦田老师今天来说说插叙。顾名思义,插叙就是...

2022-11-19 07:02:09查看全文 >>

插叙的主要作用(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

插叙的主要作用(插叙的作用以及答题格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叙事类文本要有高超而巧妙的叙事技巧方能不流于平淡。文章中的叙事手段主要有顺叙、...

2022-11-19 06:47:37查看全文 >>

插叙手法的好处(插叙的手法和作用)

插叙手法的好处(插叙的手法和作用)

写作技巧探秘插叙:指在记叙的过程中,出于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的需要,暂时地断开叙事线索,在不影响中心的情况下,插入一个或几...

2022-11-19 06:48:10查看全文 >>

用插叙写一段话100字(倒叙写一段话100字)

用插叙写一段话100字(倒叙写一段话100字)

记叙文分为记述文和叙述文两种。典型的记述类文章是写景状物,叙述文一般是写人记事。我们这里讲的偏重于叙述文。叙述文写的是事...

2022-11-19 06:33:0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