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瞻基在位的十年中,做了很多历史上其他皇帝都很少做的事情。朱瞻基曾亲自下地耕田,虽然只耕了几下,但是他也感悟到,只耕田这么几下就这么累,那农民常年耕作,岂不是十分辛劳。于是朱瞻基便更加注重与民休养生息。颁布了很多利国利民的福利,甚至还给灾区专门拨款,用以灾民赎回典卖的子女,不使其骨肉分离。
明朝自开国以来,对官员的管控相当严苛,甚至视官员为家奴,尤其是明朝早期,对待官员甚至动辄打骂,斥责更是如家常便饭。此风气在朱瞻基时期得以改善,形成君臣和睦的风向。明朝“三杨”名臣杨士奇眼神不好,皇帝想见杨士奇,为了不使他来回奔波,三更半夜自己跑到杨士奇家去,吓杨士奇一大跳。这可算是最没有架子的皇帝了。这样的皇帝跟朱亚文饰演的同情明理的朱瞻基还真有几分相像。
不过朱瞻基也犯过一些错,错在让宦官干政。朱瞻基设立了“票拟”和“批红”制度,内阁掌握“票拟”权替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再由朱瞻基做最后决策。但时间久了内阁权利扩大了,为了约束他们的权力,朱瞻基设内学堂教宦官读书,行使自己的“批红”权力,代替自己处理公文和“票拟”。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扶持的宦官野心过大,给明朝埋下祸根。公元1449年,朱瞻基长子朱祁镇率二十万精锐明军北征蒙古瓦剌部落,却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沦为阶下囚,而这一切的主谋就是朱瞻基死后七年,宦官王振专政导致的,并从他开启了宦官影响明朝国运的历史。
历史上朱瞻基扶持宦官所发生的事那都是后话了,剧里的朱瞻基还没那么大的力量,他虽是皇太子,被朱棣看好,却无实权,连贵为太子的父亲也要在强势的朱棣面前委曲求全,有时还得靠他解围。外面还有手握重兵的朱高熙虎视眈眈,一旦他们得势,自家人就要遭殃。
饰演朱高熙的演员是歌手转型变演员俞灏明,也是古装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娘娘腔反派杜明礼。这次,俞灏明又饰演了一个和自身条件不符的角色,以小朱亚文3岁的年纪饰演朱高熙。平时的他和朱亚文互称兄弟,戏里却要反过来被年长的朱亚文尊称为“二叔”,为此他还拿这一点调侃了朱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