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的淮安府
爱情有了结晶,未来携手共进
地理上逐渐融合
2008年6月,淮安市决定利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和绿水生态,在主城区和淮安区古城区之间建设淮安生态新城。淮安生态新城将建设成为具有淮安特色、满足特大城市功能要素需求的现代化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等综合功能完善的新城区。
生态新城规划效果图
现在的淮安市政府地块就是原老淮安的地界,这样想想算不算两淮联姻诞生了生态新城,通过地理上的缝合来拉近心灵上的距离。飞驰的翔宇大道和静静流淌的里运河就像是两淮的任督二脉,打通之后所有人神清气爽。然后将大家那么多年的恩恩怨怨、期期盼盼都付笑谈中。
合并改革要彻底
2001年撤市设区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合并不彻底的问题比比皆是。比如社保系统等基本民生都不能互通,难免会对人员交往产生一些影响。
以*总理的胸怀来思考问题
敬爱的*总理生在老淮安,读书在老淮阴。老淮安人还有一个放不下的就是总理家乡的称谓。但是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淮安人敬畏总理,全中国人民无不敬畏总理。敬畏的是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敬畏他的大公无私,他那广阔的胸怀又何尝不是让所有人敬佩的五体投地。*总理属于老淮安吗?属于新的大淮安吗?都不是,他的骨灰撒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再感受一下总理的胸怀吧!倘若他有知,会作何感想。
青年*
还有,至少现在的九零后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在交往上不会有芥蒂,所以请很多老愤青们可以多怀念曾经的辉煌、记录老城的故事,那些负面情绪就不要再传递了吧。
淮安腾飞的精神基础
古城的保护需要更高层级的关注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淮安区保存着全淮安层次最高、内容最多的历史、人文资源。河下古镇与*故里等已经携手创成了5A级景区。但是当我们置身驸马巷、龙窝巷,会感到痛心,淮安最核心的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对比一下淮安古城和扬州古城,风貌相差甚远。我们的东关街在哪里?我们的老门东在哪里?
历史街区打造运营有欠缺
为什么呢?因为保护的格局不够、保护的资源不足、保护的力度欠缺。所以,老淮安需要更高层面的关注,不仅是地市级、甚至应该到省级层面的重视,这样的话就应该集中全大淮安的资源进行投入。毕其功于一役,一举重塑老淮安运河之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