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螳螂灭绝的概率也是很小的,首先它的天敌只有一些鸟类和蜘蛛以及两栖,爬行类,而且还是势均力敌的存在。几乎不是你吃我就是我吃你。而且人类也不会大肆捕捉,一不好吃,二它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的。从事农业的人们,常常会大批量的饲养螳螂,等到差不多的时候投放进田野之中。当然这边说的投放并不是把一只只养的活蹦乱跳再投放,而是在虫卵期就给它投放进去了。具体的投放方法各个地区都有所差别,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防止害虫侵蚀农作物。
简直是自然界的捕食干货之螳螂捕食技能。作为食肉类生物,都会具备各种独有的捕食技能。螳螂也不例外,除了两把硬实力大刀以外,螳螂的暗*能力也是极强的。
- 一、花式暗*法:最为特别的就是热带有一种螳螂,因为体态颜色的不同,会变换成类似于花蕊的样子,特别是前肢和两个触角,常常让蝴蝶蜜蜂难以辨别,从而送上门去。
- 二、虚张声势法:早在很久以前,一位生物学家就看到一只螳螂捕食蝗虫的方法。当螳螂看到蝗虫时,会将双翅打开直直站立,当两边的翅膀加背后中间翅膀立起来后,在远处看就像一只直立的眼镜蛇,然后一动不动盯着蝗虫,蝗虫稍有动作,头部就像眼镜蛇一样转动,被吓傻的蝗虫不敢乱跑,甚至还想上前查看,而当蝗虫看见它的时候,就没了。
- 三、自然暗*法:螳螂的眼睛看起来就想水滴一样,所以常常潜伏在草丛中,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样,当处在干燥区的昆虫来取水时,也没了。
- 四、常规操作法:螳螂身型的颜色也就绿色跟灰褐色或着是少有的斑点色,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去匹配自身跟树叶或着其他植物的颜色进行隐藏捕*。
- 五、狐假虎威法:也就是螳螂拳,当螳螂碰到实在干不过的时候,就会开始自己的一套的螳螂拳,起到虚张声势的作用,有些时候直接被吃掉就没了然后,有些时候,生物就会被这么一套螳螂拳吓退。
你觉得它的技能就只能用来欺负弱小?错了,在两把大刀之下,小鸟,蜥蜴,蝈蝈,蛇,鸟都不在话下。本身就属于是一种益虫的螳螂,在其他方面对人类来说是即好欺负又没有什么危害的一种昆虫,但它在自己的圈子里还是非常好斗的。来,看怕不怕。
除以上那些特点以外,还有几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
1、母螳螂的体格大多要比公螳螂大上许多。而且在交配后很多时候会吃掉公螳螂。很奇怪?不奇怪,在生存和繁衍的选择上,母螳螂选择了二者兼得。早在84年的时候,生物学家戴维斯跟里斯克,就用了中国的中华刀螂做过交配实验,数据表明,饿了4到8天的母螳螂都会在交配后吃掉公螳螂,甚至有些都没交配。这种大自然界的生存本能在母螳螂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