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柳树来说,杭州的河边、湖边种了好多,以前都是绿油油的,自从知了多了以后,就一下子成了枯黄色。这些枯枝,很多时候,“罪魁祸首”,都是知了。
知了看上去一副很无害的样子,为什么*伤力这么大?
这要从知了的一生说起。一只知了,一生有三个阶段,卵、若虫、成虫,就好比我们的婴幼儿、童年、中年。
入夏,藏在土里五六年的知了猴,一只只出洞,爬到树上羽化,长出翅膀,金蝉脱壳,就算是成年了。
成年后的知了,最要紧的是办人生大事——配对。
你看树上,雌知了都是“哑巴蝉”,一声不吭;吱吱吱叫个不停的都是雄知了。吱吱吱,吱吱吱,翻译过来可能就是,“啊啊啊,美女,有空么,约个饭啊!”“美女,你几岁啊,看我怎么样啊,要不要加个微信聊聊啊!”
我们听起来,全世界的知了都是吱吱吱,对雌知了来说可就不一样了,可能有一听就动心的,也有一出声就不耐烦的。
总之,只要配上对,雌知了就可以产卵了。
知了的卵是白色半透明的,一粒粒有些像泰国香米。重点是,这些卵就产在树枝上。
孙晓萍说,更重点的是,它们很精明,一定要挑当年长出来的嫩枝。
嫩枝,皮薄,好咬开,而且里面汁液吃着可能也更嫩一些。一只雌知了,一产就是一百个左右的卵,一生的话可以产五六百个左右的卵。你想想,一条小嫩枝,里头一下子一百多个卵,换谁也受不了,就枯了。
后代生好了,不管是雄知了还是雌知了,一生也差不多就结束了。据说它们从出土那天算起,一般寿命一个月左右,长一些的有四五十天。
而那些成百上千的卵则躲在枝条里孵化,大概10个月,孵成半透明的小小知了猴,它们就钻出枝条,准备入土。
到了地上,它们有锋利的前爪,专业术语叫挖掘足,噌噌噌挖个洞,钻进去,暗无天日,一住就是五六年。
这五六年里,它们门也不出,太阳也不晒,藏在土里就靠树根,用像针一样的嘴巴,吸树根里的汁液过日子。孙晓萍补充说,你看看,这对树木又是一次伤害,那些总也长不好的树也怪它们。
五六年里,它们要完成四次蜕皮,最后一次时,就要钻出土了。静悄悄的,挑个傍晚,钻出土,一步步爬到树干上,完成最后一次蜕皮,长出翅膀,就又是一个成年的轮回。
周日晚上
看看你能捉到几只知了猴?
我们去年带大家捉知了,是在中午,天气太热。这一次,就挑傍晚时间,天刚刚黑的时候,去捉刚刚钻出来的知了猴。手电筒一照,头一次见到光的它们都蒙了,一动不敢动,手一捏就是一只。
本周日,天一黑,大家就集合。
知了很多人见过,但怎么捉还是有学问的。我们请了一位捕蝉高手,请他来讲讲捉知了猴都有些什么技巧、诀窍,再领取一套必备工具。
我们准备好的必备工具,比如2.5米伸缩旗杆、手电筒、小粘手、网兜、小花铲、发光手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