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笔画(蒙古族人物简笔画)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20 17:23:0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笔画,蒙古族人物简笔画(9)

祭祀俗风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笔画,蒙古族人物简笔画(10)

婚礼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笔画,蒙古族人物简笔画(11)

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栏目热文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十三世纪初,蒙古人在传奇领袖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异军突起,横扫了整个北方地区。在当时蒙古人的思维模式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天神...

2023-06-20 17:10:07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蒙古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蒙古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地域广阔,每个地方的习俗多彩多姿。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基本特征其实还是相同的,我们知道蒙古族人...

2023-06-20 17:14:48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

2023-06-20 17:32:22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地域广阔,每个地方的习俗多彩多姿。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基本特征其实还是相同的,我们知道蒙古族人...

2023-06-20 17:55:42查看全文 >>

世界上所有职业有多少种(世界上所有职业大全)

世界上所有职业有多少种(世界上所有职业大全)

我侄子今年15岁,因基础文化课成绩提高不上去,所以打算今年初中毕业后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进入深入学习,昨天我全家人一起带...

2023-06-20 17:37:50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单一点的介绍(蒙古族有哪些风俗习惯简单)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单一点的介绍(蒙古族有哪些风俗习惯简单)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

2023-06-20 17:56:43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蒙古族的饮食风俗禁忌)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蒙古族的饮食风俗禁忌)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在创造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时,也形成了相应的饮食习俗。这些习俗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

2023-06-20 17:54:53查看全文 >>

蒙古族简介儿童版(小学生蒙古族简短介绍)

蒙古族简介儿童版(小学生蒙古族简短介绍)

活动来源在国庆节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在老师地指引下热烈地交流、讨论着有关祖国的话题。他们在收集有关祖国的图片、照...

2023-06-20 17:43:39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200字(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200字)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200字(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200字)

待客忌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来蒙古包作客,不但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

2023-06-20 17:22:26查看全文 >>

蒙古族的生活习惯

蒙古族的生活习惯

尚“白”,蒙古族自古以来把奶视为饮食的上品,不论牛奶、羊奶、马奶或驼奶都是白色的。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是白色的。穿的羊毛和...

2023-06-20 17:12:5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