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现代的交通设施,福建的地形可以说是非常的封闭。现代犹如此,古代更不用说了。这样的地理条件,在农耕时代是很难吸引人的。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有一个缓慢的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过程,但福建受地理限制,和长江流域没有太大关系。每逢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南迁至长江流域的苏南、浙江、江西,来到福建的比较少。
西汉大一统时代,经济主体还在黄河流域,但浙江有一个非常大的郡——会稽郡(含苏南),江西也有一个豫章郡。福建因为人口太过稀少,只在福州设一个冶县,隶属于会稽郡。
到了南朝后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空间的发展,但受侯景之乱的影响,南朝动荡不堪。但就是如此,南陈人口主要集中在苏南、皖南、浙江、江西、湘东和广东,福建在陈朝之前甚至都还没有一个省级行政区,只有晋安(福州)、建安等少数几个郡。直到南陈才设有闽州(省级),后改为丰州。
情况到唐朝时也没有太多的变化,福建依然人口不多,五代十国的闽国立国于福建,只有五州(地级)。
五代十国的北方争夺异常激烈,南方的吴越、吴国、楚国、南汉之间也是经常大打出手,福建似乎被遗忘了。虽然统治福建的王氏内部竞争太过惨烈,但更是关起门来闹哄哄,无法影响到全局的走向。
古人对福建在战略地理上的评价是:“偏于海隅,地形浅迫,若以闽争天下,则甲兵粮食皆不足。”即使是福建关门自守,也较为困难,因为福建地少导致粮少,人少导致兵少,没有太多的实力。无论是南方王朝北向争天下,还是北方王朝南向争取混一宇内,和福建关系都不大,双方主要争夺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般都是南朝国都(或南京或杭州)被北军攻克之下,北军才会去取福建。
当然,说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是建立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的。现代的福建,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大家看地图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