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林释放证明
当年的胡金林,能活下来已经觉得很幸运了,不敢奢望道歉,更没想到多年后会成为改革开放的典型。“八大王”事件过后没多久,当时的浙江省副省长吴明达到柳市看望胡金林,希望他继续努力经营,胡回答说:“ 我只希望比大的差一点,比差的好一点,最起码人格不丢。”
1985年,老百姓盖房子缺少的钢筋太多了,轧钢厂则是温州的一个空白。胡金林投资100万元,创办温州第一家轧钢厂,希望填补当地基础建设的需求缺口。但事与愿违,当时用的轧钢材料,是利用拆船公司把世界各地报废的船只拉到温州拆出来,拆下来的钢材钢板质量是没问题的。但拆钢这项业务在环保等方面却有很多门道。胡金林完全不懂行,最后造成大量浪费,亏得一塌糊涂。到了1989年,把轧钢厂清盘之后,早些年的积累基本都被亏进去了。
创办第一轧钢厂
最终,胡金林还是回到老本行,创立三林机床电器厂。重拾旧业的他很快如鱼得水,仿制出的交流接触器,品种比北京上海的国营大厂还全。至1993年,其年产值已达五六千万元。这一年,乐清政府召集了胡金林、南存辉与胡成中等当时的“电器五强”,提出让其收编当地其他较小的电器企业组成大集团。面对如此诱人的橄榄枝,胡金林再度拒绝了。
早期乐清电器城
胡金林接待国家领导
2000年,时任总理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胡金林闻风而动,在东南亚考察了一圈后,他看中了内战后百废待兴的柬埔寨。
2001年,胡金林去了柬埔寨,两间门面、10个房间和一个大仓库,成立三林国际电器(柬埔寨)公司。
2004年,把柬埔寨第三大发电站——马得望省发电站买下来。
2005年,他又把国内的电器生产技术带过去,在柬埔寨直接生产电器产品。
2007年,在柬埔寨桔井省取得15万亩原始森林的特许使用权。胡金林看准了橡胶种植业,一连开了6家公司,每个公司买下1万公顷林地 (柬埔寨法律规定,外资公司每家只能买1万公顷土地),“橡胶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我国只有海南、云南出产,八成依赖进口。而柬埔寨正适合种橡胶,我这也是给国家作贡献。”
2008年,柬埔寨温州同乡会正式注册成立,胡金林被推选为首届会长。胡金林成为柬埔寨的电器大王和橡胶大王,还办了汽修厂之类的产业,获得6万公顷的橡胶园和土地开发权。
如今的胡金林,将生意交给大儿子也过来帮他打理。他膝下多了一对可爱的孙儿孙女,一家三代虽然远在异邦,但也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