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折腰体 1首。
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山和步失黏,这首诗第三句失黏,第一、二、四句都符合格律,”空山松子落“改为”松子空山落“就合律了。
在唐诗三百首里比较有名的折腰体还有韦应物《滁州西涧》的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其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在唐诗三百首里被蘅塘退士当作七言律诗看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古律”的说法,折腰体就是一种半古半律的律诗。
另外《夜寄邱员外》 的失黏《滁州西涧》的失黏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句,大家可以仔细分辨一下区别。
D、拗体未救 1首
玉台体,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昨夜裙带解是拗体句式,仄仄平仄仄,下句应该第三字用平声救拗,但是作者用的“蟢“是上声,没有救拗。这两句和刘长卿的《听弹琴》是一样的句式,刘长卿救拗了,但是权德舆没有救拗。不知道唐朝的“蟢”是否有平声的读音,从其他古人的诗中用法和康熙字典判断都是上声。
2、上声韵古体绝句 4首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送崔九,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四首比较让人疑惑的是《鹿柴》,复照青苔上的“上”发音是“晌”,而不是“尙”。
3、去声韵古体绝句 4首
杂诗其二,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送方外上人,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意古体诗押韵是指二、四等双数句,对于一、三句没有押韵的要求。另外一般来说押平声韵的古诗,第三句多为仄收尾,押仄声韵的诗,第三句一般平收尾。
古体长诗有不少句句押韵的,如曹丕的《燕歌行》,在唐朝也有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句句押韵。单数句是否押韵关系不大,但是双数句押韵是基本要求,不能犯错误。
4、入声韵的古体绝句 1首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律体绝句
唐诗三百首中合律的五言绝句有12首,其中的《行宫》严格来说太符合格律要求。不过老街觉得也不要太较真,把事情说明白就可以了。
1、标准律体绝句 9首
这9首我就不完全录入了,题目如下: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送别·山中相送罢》、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