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啊,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些人整天胡吃海喝的,日积月累,势必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脾土负担加重,肝木必然会受其影响,同样会导致体内气机瘀滞。
因此,大家可以去看,身边胆结石的人大都性子急、爱上火、消化功能也不佳,并伴有口苦口臭、打嗝嗳气。
《金匮要略》:“犹海水煎熬而成盐碱也。”
因此,治疗胆结石当疏肝解郁、清泄内热方得以治其根本。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方子经大柴胡汤加减后而得,原方大柴胡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大柴胡汤加减:柴胡、白芍、黄芩、大黄、枳实、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郁金、半夏、生姜、大枣。
乍一看,这无疑是一张大方子,然而,一味味药材并非散兵游勇,其实兵分四路,暗藏玄机,不妨花个几分钟,听远志一一道来:
疏肝养血:柴胡、白芍柴胡味辛,其性轻清升散,宣透疏达,主入肝、胆经。
善疏泄肝气而解郁结,为解肝解郁之要药,
此外,柴胡还善升举体内清阳之气,治疗气机下陷诸证,诸如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多有用到柴胡
《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
柴胡
白芍味酸甘,性微寒,中医讲,酸甘化阴,是故,白芍入肝经,而养肝血,补阴抑阳,阴血充足,则柔肝而止痛。
此外,白芍味酸而善收敛,补阴之时,兼具敛阴之效,实为养阴血之良药。
《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
白芍
其实啊,大家可以去看一些养肝的方子,大都会用到了柴胡和白芍,柴胡疏肝气,白芍养肝血,气血通畅顺行,肝脏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肝主藏血啊!
清热泻火:黄芩、大黄、枳实黄芩味苦性寒,主入胆经,
中医讲,寒能清热,苦能通泄,黄芩尤善清泻胆火而下行,为治疗湿热证之要药。
《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