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鸿雁传书来自于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出现于哪个历史故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18 15:31:5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问题:古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真能为诗人传达思乡之情吗?


前言

在古诗词中常常见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估计大家随口就能说出几个: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

大雁真得能和信鸽一样,替人传信吗?

一、鸿雁传书典出《汉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汉朝使者想把苏武要回去,匈奴人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使者想出一计,说皇帝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苏武的信,这样才把苏武要了回来。

可见,并非苏武真得那么厉害训练了一只大雁送信,很可能汉朝是指诓骗匈奴人的一种手段。就算是苏武抓住几只大雁没有当作下酒菜,而是绑上了信放生,也不可能那么巧被皇帝射中。

鸿雁传书来自于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出现于哪个历史故事(1)

一、早期关于雁的诗

诗人诗中出现鸿雁的意象,常常用来表达相思之情。例如诗经《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三章均以“鸿雁”起兴,说的是离家去服劳役的人。诗经的鸿雁,并没有传书的意思。最早写”鸿雁书信“的诗歌,不太清楚是哪一首。

传说中的”苏李诗“中,有一首李陵的《与苏武诗》写到:

有鸟西南飞,熠炀似苍鹰。朝发天地隅,暮宿日南陵。欲寄一言书,托之笺彩缯。

这首诗中的鸟和书信有了联系,但是苏李诗一向存疑,一般认为西汉时不会写出这种诗体的作品。而且诗中的”鸟“也没有明确是鸿雁。

汉魏时期的蔡琰《胡笳十八拍》中写到: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

其中也没有明确鸿雁传书的意思,而是诗人见到鸿雁后起了思乡之情。不过这和后来的诗人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意义差不多,都是用以抒发相思的感情。

鸿雁传书来自于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出现于哪个历史故事(2)

二、早期用鸿雁传书典故的诗

老街见到最早写鸿雁传书的诗,来自南北朝齐梁时期。齐梁时期的诗人何逊有一首《学古诗》。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独好西山勇。思为北地雄。 十年事河外。雪鬓别关中。季月边秋重。岩野散寒蓬。 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全狐君已复。半菽我犹空。 欲因上林雁。一见平陵桐。

张博望是指博望侯张骞,当年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中途被匈奴扣留,在外共历十三年。后又奉命出使乌孙,以功封博望侯。 诗的结尾处写到:

欲因上林雁。一见平陵桐。

这两句明确地使用了汉书中鸿雁传书的典故。上林雁,是指汉昭帝在上林苑射下了带着书信的雁,而平陵桐是指汉昭帝的墓地(平陵)上的桐树。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也有《代苏属国妇诗》:

忽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果衔万里书,中有生离辞。 惟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齐竟陵八友之一,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诗人。这首诗更加明确的写出“忽听西北雁 。果衔万里书。 “苏属国即北海牧羊的苏武,他回到长安后汉昭帝封他为典属国。

鸿雁传书来自于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出现于哪个历史故事(3)

三、唐宋诗词中的鸿雁传书

初唐时的宋之问(约656-约712)有《登逍遥楼》用到了雁足: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初唐四杰的王勃(约650年-约676年)有《九日怀封元寂》用到了雁书: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可见,在初唐,鸿雁传书的典故使用率就很高了。宋词中,关于鸿雁传书最著名的作品估计就是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秦观的这首《阮郎归》结尾句也流传甚广: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传说大雁南飞到衡阳就是终点了,汉张衡《西京赋》写到:"上春侯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

秦观被贬到了郴州,郴阳比衡阳还远,于是诗人叹息衡阳还有鸿雁传书捎信,这里却连鸿雁也没有了。

鸿雁传书来自于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出现于哪个历史故事(4)

结束语

听说老北京还有训练老鼠演杂技的艺人,不知道是否真有神人训练鸿雁来传信,毕竟大雁不是信鸽。

诗中所谓的鸿雁传书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并非鸿雁真得能送信。诗人看见大雁就会联想到书信,因此写相思一类的诗词,也常常用到鸿雁这个意象和相关的典故。

在古诗中,鸿雁传书的表现方式也很多样,例如上林书、鸿书、雁书、雁足、 雁传书、雁字、雁封、雁帛、雁鸿附书、征鸿、云间一纸书、鸿雁等等都是这个典故。

老街自己的作品里,也常常用到这个典故,例如五言排律《 立秋》:

秋风带秋雨,一梦入秋初。岸柳因风爽,荼蘼沾雨疏。

蝉声闻断续,雁字意何如。孤月黄昏澹,二毛霜雪余。

萧凉从此变,焦躁自心除。扶杖清溪去,垂纶斜钓鱼。

@老街味道

栏目热文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苏轼全文带拼音)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苏轼全文带拼音)

水调歌头①[北宋]苏轼丙辰②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④,今夕是何年...

2023-11-18 15:24:00查看全文 >>

水调歌头中秋全文(水调歌头中秋言怀原文翻译)

水调歌头中秋全文(水调歌头中秋言怀原文翻译)

诵读:张雅涵《水调歌头——中秋》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

2023-11-18 15:23:41查看全文 >>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行书(水调歌头苏轼楷书最好)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行书(水调歌头苏轼楷书最好)

欢迎各界朋友进行书法交流、指导,凡对本人书法作品感兴趣需要收藏的朋友请留言。创作者:冯彬创作时间:农历庚子春月(2020...

2023-11-18 15:11:37查看全文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解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意讲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解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意讲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2023-11-18 15:54:25查看全文 >>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硬笔书法(水调歌头苏轼硬笔书法田字格)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硬笔书法(水调歌头苏轼硬笔书法田字格)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各类书体异彩纷呈,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件之一。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水调歌头硬笔书法行书,...

2023-11-18 15:54:36查看全文 >>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鸿雁传书这个历史故事和谁有关)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鸿雁传书这个历史故事和谁有关)

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书写笔的笔帽上通常会有一个小孔主要是为了什么?答对就可以领取180g饲料喂养支付宝小鸡...

2023-11-18 15:43:38查看全文 >>

鸿雁传书出自哪个故事(鸿雁传书属于什么典故)

鸿雁传书出自哪个故事(鸿雁传书属于什么典故)

鸿雁传书,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它形容的是在古代,人们通过鸿雁来传递书信。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揭示了古人在通信...

2023-11-18 15:16:00查看全文 >>

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传书的典故是什么)

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传书的典故是什么)

问题:古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真能为诗人传达思乡之情吗?前言在古诗词中常常见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估计大家随口就能说出几个:...

2023-11-18 15:50:27查看全文 >>

鸿雁传书图片(鸿雁传书全本免费)

鸿雁传书图片(鸿雁传书全本免费)

鸿雁传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因为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感。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起源于汉代,当时苏武出...

2023-11-18 15:13:26查看全文 >>

自己贴甲片洗头发会掉吗(贴了甲片怎么洗头发)

自己贴甲片洗头发会掉吗(贴了甲片怎么洗头发)

进来的朋友快看一下,你们很多人收到手之后,随便取个果冻胶,就贴到甲片的反面去了。这样刮两下,就把这个膜给它一撕,就直接把...

2023-11-18 15:38:1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