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样的校园欺凌事件,比比皆是,屡禁不止,令人触目惊心。
学校本是安全的地方,却频频上演这样的悲剧,就像小吴的妈妈所说:“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女儿会受到这样的欺负”。
新闻报道的事件都是性质恶劣的欺凌现象,或许距离我们有点陌生,其实还有很多隐形“欺凌”躲在暗处。
比如 “起恶意绰号”, “编造谎言、向老师告状” ,“故意拿走物品”,“破坏朋友关系,孤立同学”,这些都属于霸凌的范畴,也远比你想象中严重。
心理学家 Dan Olweus 在 1970 年对霸凌的定义是:“任何侵略性的,反复的,存在不平等力量关系的行为,都是霸凌行为。”
国内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受欺负者和欺负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2.2%和6.2%(意味着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受害者)。
霸凌每天发生在孩子身边,如果父母不能足够的重视,或许它正在无形之中“*死”一个孩子。
校园霸凌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毁灭性的力量。
霸凌的伤害会摧毁一个人的心灵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有一瓶可以消除悲伤的忘情水,要不要喝”。
理性的黄执中在打辩论时,一向不喜欢讲述自己,这一次拿出*手锏,举了自己的例子。
他坦言自己特别讨厌小孩,这辈子都不会生小孩。
原因是他在小学遭遇过欺凌,当时性格有点孤僻,班上的同学欺负他。比如趁他下课不在座位的时候,把饮料倒进他的饭盒,然后合起盖子摇匀。
当他中午吃饭,打开饭盒的时候,里面全是浆糊。
时隔多年黄执中也未能化解掉这段不幸的经历,依然充满愤怒。
黄执中用控诉的语气说出这些,声音和身体都在颤抖。这种痛苦带给他的不是成长,是内心世界的扭曲,是心灵的重大摧毁。
要知道,霸凌带来的不仅仅是肉体的疼痛,对心灵的创伤才是最可怕的,就像黄执中所说的“外表看似正常,内在炸成废墟”。
遭遇欺凌的孩子,人生底色将是黑暗
知乎上有一位匿名网友,说自己是一个受校园欺凌伤害很深的女生。
她上小学时因为成绩很好,四年级的时候跳级到六年级。
原班级的同学开始对她进行辱骂。在一次校运动拔河比赛中,她因为没有给以前班级喊加油,由个别同学的煽动引发了集体愤怒。
之后她成了原班级的“公敌”,所有的同学见到她都是用一副恶狠狠的眼光盯着,更为激烈的则是用脚踹,吐口水。她越来越恐惧,却无力对抗。
噩梦般的一年,她几度想要用自*来报复同学,以求解脱。
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不与同龄人交往,对他人的言行格外敏感,害怕自己再次被厌恶,重回当年的境地,至今不能完全走出来。
她认为,“这个世界太过于恶意满满,只有“自私”一点,才能保全自己”。
陈岚在《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中写道:“童年被霸凌的伤痕跟随着我,影响着我的的行为模式、人际关系。”
霸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重大且不可逆的,留下的阴影,可能会伴随一生。
父母情感上的支持,是孩子终身受用的力量。
面对“欺凌,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父母给以孩子的情感支持会对他产生至关重要的持久影响。
那我们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1.积极回应孩子的求救信号,给予他成长的安全感
在一期家庭教育节目《老师请回答》中,主持人谈论到一个问题,“如何从孩子的蛛丝马迹中,看出有可能他在学校受到了欺负?”